實際上王燁當然不會為了打虎武鬆專門跑一趟河北滄州,哪怕這是上輩子的偶像也不行。
他自己想去也不成,那麼大的人了,還能任性的追星?
所以明麵上王燁往河北是去尋柴進說話的~
當然理解成拜訪或者說拉關係更合適一些。
真正曆史上是沒有柴家後人這麼高調的故事的,但是這個魔改過後的世界是真的有滄州小旋風柴進的。
可以說,這給許多有心逐鹿天下的人,留下了一個天大的BUG,自古以來,造反最大的障礙就是名分。
如果柴進能上梁山,再有天下讀書人說王燁謀反篡逆,得國不正什麼的,直接就一個柴進呼他臉上,效果肯定不錯。
當然,現在的小旋風柴進,肯定不能放下自己這般身份地位,陪你一個梁山不知名的王倫玩過家家遊戲。
但是自打生辰綱之後,王燁就覺得,有世界意誌在,柴進早晚倒黴,早晚失陷高唐州。
所以在萬俟卨提醒、許貫忠建議之後,王燁決定去趟河北,有事沒事的先結個善緣。
萬一以後用上了呢~
所以王燁就去了。
當然在安全上,王燁還是很是穩重的,大軍護衛是不靠譜的。
但在如今這個路引形同虛設的社會環境,估計就是喊著自己是梁山泊之主王倫,估計都沒幾個信的。
所以王燁隻是輕車簡從,帶著狼騎也就出發了,雖然幾百人的馬隊也挺惹眼的,但是可以分開的嘛。
而且在河北平原上,三百人的狼騎就決定了王燁根本就不會被人圍殺,千軍萬馬都不行。
就是這麼自信!
一路坐船,這次王燁沒有去遼東看自家大哥二哥,萬一杜老大再研究出來什麼絕招,要教自己,學還是不學?
一合被人打敗,真的挺悲傷的。
如今那裡有杜老大和馮瓚,足矣安頓好十餘萬百姓的各種事情。
如今遼東已經有十萬百姓了,遼東比高麗大部分地方都冷一些,糧食種下,但是看情況,應該產量是不如高麗半島上的~
當然這個事情倒是沒那麼重要,現在的梁山存糧很多,很多~
這個存糧不僅僅是梁山濟州島府庫的存糧,也在於民間的存糧。
王燁這近兩年的外掛,【建築】刷新的一直是【農田】,這個對糧食產量的提升有多少不知道,但是一年種兩茬莊稼,三石多點的產量總是有的。
梁山的農戶,人均五畝田,稍微算算就知道,糧食是真的夠用。
王燁一直防著穀賤傷農,一直都是含淚高價收著百姓的糧食的,基本是一石一貫到一貫五之間,算是市場價。
實際上如果王燁心黑一點,可以在收人頭稅的時候,壓糧食的價格,畢竟丁口稅是固定收錢,然後糧食的價格在大家都不太缺的情況下,就真的是看王燁定價多少了~
王燁沒有下這個黑手,一片歌功頌德。
誇張嗎?
不誇張!
因為這麼多年,大宋朝廷就是這麼做的,不僅是糧食,還有蠶絲的價格,要收稅收的時候,就壓價~
所以梁山百姓是不是忠誠,也完全是靠的大宋朝廷襯托。
最起碼如今上山的這群人是真的對王燁、對梁山感恩戴德。
對這一點,新上山的晁蓋一行,是了解的很清楚的。
“這般青壯,不收攏為兵,而是田畝間勞作,看來梁山是真的不缺兵馬~”吳用道。
吳用身邊沒有彆人,隻有公孫勝。
“梁山當初收攏河北災民的時候,便有五六十萬眾,自然不太缺人~”
“這才是真的做大事的樣子,一般山賊土匪,便是一時成了氣候,百戰百勝,可輸一次就是死,梁山如今就是有些波折,恐怕也是割據一方稱王的局麵。”吳用搖頭道,這就是百姓,底蘊,根基。
“加亮兄便在梁山根上,親眼看著梁山成事的,如何還有這般感慨?”公孫勝道,對這個號稱智多星的鄉野教授,公孫勝是真的好奇。
“三年前,現在說,是兩年半前,公孫兄就在河北幫了梁山,為何那時候沒有上梁山?”吳用道。
梁山起勢的太快了。
政和二年四月王燁回梁山。
六月出海,拿下長島~
臘月打敗東平府大軍~
政和三年三月,朝廷河北回河,災民數十萬~
四月中旬,梁山拿下濟州島~
七月底,拿下光州,第一次半島戰爭結束~
十月十八,敗朝廷濟州禁軍~
十一月十三,梁山泊主嫡長子出生~
十一月十六,敗朝廷第一次圍剿,殺牛邦喜~
政和四年四月初,敗朝廷第二次圍剿~
五月初,大鬨大名府~
七月,開始第二次半島戰爭~
臘月,全取高麗半島~
······
如今也不過政和五年,七月十四罷了~
前後不過三年三個月多些,很多事情,看著他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好像誰都能做,可是仔細去想,那可就真跟做夢一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吳用看了三年,依然沒有看明白。
怎麼就成事了呢?
“家師說不到出山的時候~”公孫勝笑道。
“既然不出山,那為何政和三年又會到河北?”吳用問道。
吳用午夜夢回的時候,是想過的,如果公孫勝不是帶著喬道清和馬靈到了河北滄州,就是梁山去救這些人,恐怕也活不下來那麼多。
“恰巧碰到了~”公孫勝笑了笑。
“那便是碰巧吧~”吳用也沒有糾結這個事。
“那加亮兄又為何同意取生辰綱呢?”公孫勝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