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為什麼幫他呀?”從董平他們一家臨時居住的窩棚中回來,王石頭忍不住問道。
如今還喊王燁少爺的,也就隻有傻乎乎的王石頭了。
王石頭實際上又是個話很少的人,隻是作為一直跟在王燁身邊的人,王石頭不太理解為什麼王燁會選擇幫董平一把。
因為作為陪伴王燁時間最長的人,王石頭是知道王燁對董平是非常嫌棄的。
“就是看他可憐,幫一下,沒什麼其他的意思。”王燁道。
王燁有些走神,順手幫董平一下,不算什麼大事。
讓王燁走神的是,自己是不是因為《水滸傳》而影響了自己對人的判斷?
作為一個穿越者,最大的優勢當然是讀過劇本,不僅知道未來的大體走向,而且還可以通過書來認識、了解一些人。
不然的話,人心隔肚皮,哪來王燁那麼的···知人善任。
要知道整個梁山治下有大約兩百萬人,這其中沒有很優秀的人才嗎?
自然是有的,隻是很多時候發現人才的成本比人才本身更高。
這也是為什麼後世學曆比較重要的原因,通過學曆相當於已經通過一種非常簡單的硬性標準,給用人方篩出來一部分人才。
現在的梁山也是,通過《水滸傳》來了解人,或者通過曆史記載來了解人才,對王燁來說自然是最簡單、最快捷也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
不然每個人再經過各種考驗、考察、什麼以酒觀人,以錢試人什麼的?
或許也成,但若是那般做事,絕對沒有如今梁山這般快速發展的局麵。
而如今,王燁在反思的便是這個,原本通過書來識人用人,終歸是有些不合適了。
人可是會變的呀~
人是有認知繭房的,不僅是接受到的信息,也有自身的學識問題。
一個人所知所學越少,對一個問題的看法就越頑固,越難以改變。
同樣的對王燁也適用,一個從後世信息爆炸社會來的,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的見識廣,然後就進入到了另外一個誤區~
自傲~
就像王燁曾經被哲學老師教過,這世上有兩件事不能做,比較傻,一個是勸進來傳銷的人出來,另外一件是辯論,用你認為對的事情,去說服彆人相信你是對的~
王燁曾經對此深信不疑,這是哲學教授身份帶來的一種認知障礙,人總是會迷信身份地位更高的人的觀點。
這兩件事其實是說的同一件事情,就是一個人的三觀是相對固定的,一個人認知這個世界的方式或者說底層的行為邏輯,是很早的時候就定下來的。
這實際是個很嚴重的事情,尤其對王燁這種做一方霸主的,這種認知會嚴重影響王燁的用人。
比如眼前的董平,就讓王燁有些迷糊,要知道不僅僅是《水滸傳》,實際上在收集東平府信息的時候,王燁是對董平做過分析的。
如果用相對時髦的話說,就是性格側寫。
董平很驕傲,自然也有理由驕傲,他長得好看,武藝出眾,年紀輕輕就做到兵馬都監,為什麼不驕傲?
這個驕傲是全方位的,讓他對朝廷派過來的知州都不服氣,而且慢上不說,還傲下,至於其他的魯莽暴躁,大概算是驕傲的衍生體現~
所以從這個邏輯推算,他乾出來那種殺人父奪人女的事情是很正常的。
畢竟這個人的是非觀並不是很強,並且有些自我中心~
而如今王燁見到的就是一個勉強合格的兒子~
呃~
姑爺。
但是無論是做父親還是做丈夫,董平都算是比較合格的。
見到董平的舐犢情深,這才是王燁決定出手幫他的主要原因。
王石頭沒有管王燁是不是心中糾結,點點頭,道:“他如今看上去倒是挺好的。”
“是··是··是好漢。”李天錫也是認證,說道。
王燁身邊,王石頭是個不常說話的,李天熙是不太會說話的。
今天也是在董平那裡受了頗多刺激,所以難得話多了一些。
“這董平這般好的本事,何以淪落到如此地步?”劉老三道。
用英雄遲暮不合適,但是虎落平陽被···
等等,也不太對···
劉老三雖隻是王燁狼騎護衛的一員,但在王燁麵前卻與他人不同,因為他哥哥是劉老二。
劉老二當初在就此處不遠的淩州曾頭市,為了傳信,陣亡~
所以王燁待他,稍微有一點點不一樣吧,就一點點~
“便是好本事,若不攔路搶劫,又如何能生財?”王燁道。
武鬆也能打,不也窮的叮當響~
一路閒聊,眾人回到柴家莊。
而此時,柴進則是宿醉剛醒~
“到底是比不得王寨主這般好酒量?”柴進拱手笑道。
“我倒是酒量一般,隻是醒酒快一些罷了。”
寒暄幾句,柴進道:“滄州城外好幾處不錯的獵場。不若今日去遊獵?”
“承蒙邀請,自當從命。”
王燁這種有目的的做客,不合適一天就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本身的話也沒有太多著急的事情,留兩日便留兩日唄。
而柴進的話,也是想了許久,才想出來打獵這麼個安排。
歌舞飲宴都不太合適,一整天的閒聊也不是個事,所以嗎安排些大家可能都喜歡的活動~
畢竟梁山寨主善射,名聲在外,這打獵必是他所長。
若是選一個對方不擅長的,那這可不是待客的道理~
王燁確實善射,雖然不追求精度,做不到那種從眼睛射入,然後整張皮子不破的高端技巧~
但小試身手,便已是這群業餘選手的極限了。
當然王燁也是個會做人的,也沒有太過顯擺,很多時候,還是照顧著柴進這個主人家的,給柴進留下了足夠的表現機會。
而不考慮後世推文把柴進黑出翔的偏見認知,王燁發現,柴進恐怕真的是被小瞧了。
待人接物不說,隻說這騎射和武藝,此人身手不說多頂尖,但想來用數據表示的話,八十點多點大概還是有的。
也就是說,此人最起碼是一個二流好手的水準,大概歐鵬的樣子。
這是水滸中他柴大官人的形象太過鮮明,讓人忽略了此人武藝。
也是,窮文富武,柴大官人不愁吃穿,也能延請有名的教師,想習武自然是可以的。
而他恐怕也是心中多少有些想法的,自然身手不算太差~
也是,柴進化名柯引臥底南國的時候,一槍刺死五虎將級彆方傑,若沒點號武藝在身,哪裡能做得到?
呸呸,不想書的事情~
實際上,應該早在兩年前甚至更早的時候,王燁便應該有這個認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