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軍】駐守遼東,正卒一萬三千甲士;輔兵一萬青壯;
前軍第一團:
天下無雙—杜壆,前軍都統製兼第一團都指揮使,軍銜-從四品上:宣威將軍;
曆天潤,前軍都統製親衛統領兼指揮使,軍銜-正八品上:宣節校尉;
曆天佑,前軍都統製親衛統領,軍銜-正九品上:仁勇校尉;
李浦,前軍副都統製,軍銜-從六品上:振威校尉;
魏名,前軍第一團步兵營指揮使:軍銜-正七品上:致果校尉;
神槍—史文恭(騎),前軍第一團騎兵營指揮使,軍銜-正七品下:致果副尉;
前軍第二團:
大刀—聞達,權都指揮使,軍銜-正八品上:宣節校尉;
中箭虎—丁得孫,副都指揮使兼騎兵營指揮使,軍銜-從八品上:禦侮校尉;
孫大(原長山守備軍指揮使),前軍第二團指揮使,軍銜-正九品下:仁勇副尉;
前軍第三團:
潑李三—李寶,都指揮使,軍銜-正七品上:致果校尉;
九紋龍—史進,權副都指揮使,軍銜-正八品上:宣節校尉;
一枝花—蔡慶,步兵營指揮使:軍銜-正九品上:仁勇校尉;
【連環甲騎】協防遼東,正卒三千騎,輔兵千人;
雙鞭—呼延灼,連環甲騎都指揮使,軍銜--正七品下:致果副尉;
百勝將—韓滔,指揮使,軍銜-正九品上:仁勇校尉;
天目將—彭玘,指揮使,軍銜-從七品下:翊麾副尉;
【中軍】駐守濟州島,出征日本主力部隊,三團編製,一萬二千正卒,九千輔兵。
中軍第一團:
潑韓五—韓世忠,權都統製兼第一團都指揮使,軍銜-正六品上:昭武校尉;
解元,中軍都統製親衛統領兼指揮使,軍銜-從八品上:禦侮校尉;
鐵笛仙—馬麟,第一團副都指揮使:軍銜-正七品上:致果校尉;
鐵棍—山士齊,第一團騎兵營指揮使,軍銜-正八品上:宣節校尉;
中軍第二團:
賽尉遲—呼延通,都指揮使,軍銜-正七品下:致果副尉;
豹子頭—林衝(親衛統領,黃鉞),副都指揮使兼騎兵營指揮使:軍銜-正八品下:宣節副尉;
出林龍—鄒淵,步兵營指揮使:軍銜-正七品下:致果副尉;(降職升銜)
中軍第三團:
金槍手—徐寧(親衛統領:安士榮),第三團都指揮使,軍銜-正七品下:致果副尉;
神駒子—馬靈,第三團副都指揮使,軍銜-正八品上:宣節校尉;
賀吉,騎兵營指揮使,軍銜-從八品上:禦侮校尉
【後軍】駐守忠州、春州,三團編製,一萬二千正卒,一萬輔兵;
後軍第一團:
屠龍手—孫安,後軍都統製兼第一團指揮使,正六品上:昭武校尉;
謝寧,後軍都統製親衛統領兼第一團副都指揮使,軍銜-從七品上:翊麾校尉;
張五,指揮使,軍銜-正八品上:宣節校尉;
王文斌,騎兵營指揮使,軍銜-正九品上:仁勇校尉;
後軍第二團:
李懹,權副都統製兼第二團指揮使,軍銜-正七品上:致果校尉;
下山虎—滕戡,第二團副都指揮使,軍銜-正七品下:致果副尉;
牛庚,步兵指揮使,軍銜-正八品上:宣節校尉;
後軍第三團:
劉琦,後軍第三團都指揮使,軍銜-從八品上:禦侮校尉;
冷寧,第三團步兵營指揮使,軍銜-從八品下:禦侮副尉;
嶽飛,第三團步兵營指揮使,軍銜-從九品下:陪戎副尉;
王貴、張顯、湯懷第三團步兵營隊將~
【天輝】駐守開城、黃州、東州,四團編製,一萬五千正卒,一萬一千輔兵;
天輝軍第一團:
井木犴—郝思文,權都統製兼第一團指揮使,軍銜-正六品下:昭武副尉;
周瑾,第一團副都指揮使,軍銜-從八品上:禦侮校尉;
文子龜,第一團指揮使,從八品下:禦侮副尉;
天輝軍第二團:
花和尚魯智深,都指揮使,軍銜-從七品下:翊麾副尉;
張三、李四,親衛統領;
撲天雕-李應,權副都指揮使,從九品上:陪戎校尉;
天輝軍第三團:
延平勳,權都指揮使,軍銜-正八品上:宣節校尉;
王觀,權副都指揮使,軍銜--從八品下:禦侮副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