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整支燕雲騎的主要領導也就是副都統製定了下來,編製定了下來,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
燕雲騎,五團十五營,一共一萬二千編製。
副都統製兼一團都指揮使:神槍史文恭;
第二團都指揮使:金麟;
第三團權都指揮使:耶律馬五;
第四團權都指揮使:董平;
第五團權都指揮使:石寶;
因為身邊少了個能跑腿,會說話的,所以王燁把史進從前軍第三團調到了身邊,至於第三團的騎兵統領,從身邊狼騎發出去一個也成,讓他們自己找也成,李寶會弄好的。
然後一堆權都指揮使的“權”字,也就是說好好乾,乾的好轉正,乾不好就回去做指揮使,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
燕雲騎的調整很快,也很效率。
十一月初六,便已經調整完了,然後好像就可以出戰了。
而也是從這一日,王燁作為燕雲騎的都統製,正式領兵出戰。
在遼東這塊地方,因為敵人真的很多,隻要王燁想,梁山燕雲騎可以一直進行戰鬥。
在梁山擊潰蕭特末和蕭察剌這一路偏師之後,無論是遼國還是金國,都在等,等王燁的進一步動作。
而王燁的動作也很簡單,就是進攻,持續不斷的進攻。
遼國對遼東的統治是粗獷的,甚至有些潦草。在這塊遼闊的平原上,隻有寥寥十數座大小城池,村鎮也不多,這還是一塊真正的苦寒之地。
發配人的時候才往這裡送呢~
所以遼東地廣人稀,道路不寧。
城池在遼東很重要,他們是物資集散地,也是冬季的避風港,同樣的也承擔著糧草儲存,屯兵養兵等軍事職能。
但是現在的遼國東京遼陽府有些難受~
無他,人太多了~
六七十萬的部隊是不可能都開到前線的,就是多是糧草自備的輕騎兵也不成,於是滯留在遼陽府的人很多,已經超過這座城池的容納上限了。
同樣的,各種部隊人員的往來,自然也是免不了的。
而王燁現在針對的就是遼陽城外的所有的遼國部隊。
有遊隼提供視野,這遊戲就和開了全圖掛一樣。
自從梁山開始養遊隼和金雕,海東青就更貴了,遼國自然也有,海東青屬於矛隼,體型比遊隼略大,但是也就是大一點罷了。
王燁有四百多的遊隼兄弟,其中還有十幾個是開掛的,除了有固定任務,各處傳遞消息的,剩下的那些,能把遼國的海東青打到自閉。
海東青的領地意識很強,它們在的空域是不允許其他鳥亂飛的,但是現在遼陽府的天空是看不見海東青的身影的。
這就是好虎架不住群狼。
而根據張覺的介紹,海東青一段時間不飛,就徹底飛不起來了。
張覺因為投降和斬殺蕭察剌有功,如今已經是都指揮使了,因為各軍已經滿了,所以新起了一個編製,就在王燁直管,番號得勝軍。
騎步都有,現在是三千的編製,後續還會補充到五千人。
隻能說無論是權力還是好處,王燁沒虧了張覺一點。
這是許貫忠和蕭嘉穗一致建議的,對張覺的封賞一定要厚。
總要讓燕地漢兒看到王燁和梁山的誠意的。
效果怎麼樣不知道,不過看張覺感激涕零的樣子,應該效果還行吧,最起碼現在的張覺應該還是很感動的。
不過感動不感動的不重要,隻要梁山足夠強,張覺就一定不敢動的。
而現在王燁要做的,就是讓遼國、金國甚至說遼國的渤海人、漢人,都知道梁山的強。
有了視野優勢的仗,大概就跟開圖打對戰遊戲一樣,難度係數直線降低。
或是領著一部騎兵也就是四百騎,或是規模更大的營編製八百騎,呼嘯而過,來去如風,隻要有一點機會就騎射遊弋占一波便宜。
當然更多的時候,遼**隊給的機會更大,於是王燁就領著直接一波衝鋒就帶走了。
狼騎固然是沒有具甲騎兵的正麵衝擊力強,但是狼騎衝鋒的實力也是很強的,畢竟他們除了人均杜總管,還有王燁!
武力值105,力氣非人的王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具裝鐵騎的效果。
再就是燕雲騎的表現,正麵戰場上也是極為恐怖的,改裝正麵的甲胄,加裝了鐵甲片或者正麵雙層精製皮甲的騎兵,也是很難處理的。
遼國也有很多皮甲,但是沒有梁山那麼奢侈,可以改裝,可以私人定製。
而且牛皮甲胄跟犀牛皮甲胄也不是一回事,燕雲騎的皮甲,大部分是犀牛皮,然後做局部改裝的,比如正麵胸甲做成兩層皮,加裝浮木,甚至更奢侈的可以加絲綢防箭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