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燁現在遇到的大事,是戰爭,簡單來說就是遼國天祚帝要退兵了~
雖然耶律淳的造反就跟鬨著玩似的,如今也沒了下文,段景住也全須全影回到了遼陽府,此事已經基本上可以確定屬於遼國這對叔侄的釣魚執法。
就是不知道想釣的是誰~
當然這個不重要,左右不過死一些投機分子的事情,遠沒有這遼東戰場重要。
真正讓天祚帝或者遼國這一路君臣統帥,下定決心退兵,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王燁的折騰。
王燁陣斬了兀顏光,哦,不對,是杜壆陣斬了兀顏光,然後燕雲騎和虎豹騎趁機正麵擊潰了兩萬遼國輕騎。
對比遼國大軍四五十萬,兩萬人似乎不算什麼,隻是都是輕騎,這兩萬人是真正的頂尖精銳。
遼國宮帳軍。
宮帳軍和部族軍是都是遼國的正規精銳部隊,但是宮帳軍的意義更大,他們是類似王燁狼騎、燕雲騎這樣的親衛部隊。
這也就是還跑出去了大約七八千騎,不然天祚帝估計就直接退兵了,兀顏光領的那真不是一般軍隊可以比的。
另外就是梁山拿下了遼陽府,遼陽府作為遼國東京,儲存的物資是不少的。
梁山辰州離遼陽府那麼近,遼國上下自然是知道遼陽府不穩妥的,隻是~
不是遼國上下不想換地方,而是在這塊土地上建城太難。
整個遼東沒有第二個遼陽府,所以不可避免的,遼陽府暫存了很多的物資~
當然這些隻能算是一部分原因,遼陽府靠不住,人家也不能真把雞蛋放這個籃子裡。
真正讓遼國上下,或者說天祚帝本人下定決心撤退的是天氣。
雖然沒有公孫勝那般本事,遠在千裡之外,便可以預測到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但遼國這些人世代居於北地,自然也有手段能大略監測到氣候的變化。
降溫很麻煩,如果下雪更麻煩,那就真的爛在遼東了。
第一是禦寒物資問題,遼國百姓尤其是這些來前線的,基本上還算是不錯的,靈醒點的,會想著從家裡帶,畢竟還有遊牧習慣的,貴重的皮裘沒有,羊皮還是能找到的。
當然也有靈醒過頭的或者沒那麼靈醒的,有些覺得戰爭會結束的早用不到,有些是覺得朝廷不能看著凍死,總得給配備或者靠繳獲,到時候還能多落一件皮襖。
總結就是禦寒物資有,但是不夠多。
另外就是一旦下雪,糧食補給運送的難度就不是一個難度了。
所以天祚帝決定撤退了。
隻是這種撤退怎麼說呢,就和非洲遷徙的斑馬群一樣,很多猛獸都在盯著呢。
金國是,梁山也是。
臘月初一,王燁率先出手了,留下前軍繼續進攻沈州(後世沈陽)不提,領著一萬燕雲騎,三千虎豹騎,四百燕雲騎,以及一營剛整編完成的渤海騎便一路往北去了。
數十萬大軍,撒在這片地方,綿延近百裡,這就讓整個戰場顯得大的有些過分了。
最開始金國騎兵已經打到了通州(後世四平),在遼陽府東北方向三百五十裡,然後遼國大軍壓境,金國一路後退,如今已經到了過了黃龍府(後世長春北),甚至丟了達魯古城和寧江州,到了完顏部落老家附近(後世哈爾濱。)
已經是離著沈州有千裡之遙了。
如今雙方主力大略便是在完顏部落老家東南二百裡左右(後世五常市附近還有個名字就是護步達岡。
比王燁稍晚了兩天,在探得梁山過萬精兵開始出兵沈州之後,完顏阿骨打就知道不能再等了。
來分肉的狼來了!
臘月初三這一日一早,完顏阿骨打翻身上馬,從身後眾人上一一掃過,兩萬六千精銳騎兵,其中有一百二十一個統領姓完顏,不知今日一戰之後,能活下來多少?
不!
必然能活下來大半的!
此戰必然得勝!
“萬勝!”
“萬勝!”
“萬勝!”
“萬勝!”
“······”
吼一嗓子,然後就衝出去了。
然後···
騎兵對戰嗎,沒啥可說的,那邊剩下的事情跟王燁關係也不是很大,畢竟這裡注定要死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