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初六開始,梁山大軍開始收縮防線。
也是這一日,梁山關於此番遼東戰事的捷報,開始往東京送。
要不說王燁做事講究,打之前雖然沒有跟朝廷說,但是打完了,還是會告訴朝廷一聲的,而且還是在年底之前,剛好來個捷報,也讓東京的年節熱鬨熱鬨~
捷報是從臘月初六送的,從遼東渾河入海,然後送到遼東半島馮瓚那裡,緊急潤色一下。
好吧,實際上王燁就畫了個押,全部內容都是馮瓚寫的,這位曾經的朝廷高官,擅長這些。
然後捷報從遼東半島送到長島,再轉登州。
再下來就是走八百裡加急,開始往東京送了。
問,八百裡加急為啥沒人劫?
答:八百裡加急丟了,方圓十裡的螞蟻窩都得拿開水澆一遍。
當然誇張了些,主要還是因為沒啥值錢的,畢竟那就是封信,拿了也沒啥好處,主要值錢的就一匹馬,這馬還注定跑報廢,馬上還有標記,不好轉出手,實在沒必要。
劉老三是第一次跑八百裡加急,剛開始感覺上倒真的是舒服,沒人打擾,官道路況比較好,一直打馬跑,還不是自己的馬。
這種策馬奔馳送捷報的感覺,還是有些爽快的。
當然劉老三不是一個人送的,身邊還有個壯漢,叫五哥的,這個五哥叫王五,想當年去過東京的,走南闖北做過行商,見過世麵的。
然後二百裡之後,劉老三看了眼身邊的五哥,五哥看了眼劉老三。
去他麼的,咱們還是先睡一覺。
八百裡確實快,也確實辛苦,這事也沒那麼急,所以王燁沒要求哪天進東京,但是對進城的時間大略是有個標準的。
辰時,也就是上午**點鐘。
這個時間點的東京城最熱鬨。
“閃開,遼東大捷!”劉老三喊道。
“齊王全殲十萬遼國精銳,開疆拓土五百裡~”王五喊道。
兩個人一路打馬一路喊,跑了千多裡,實際就是為了喊這幾嗓子。
東京城是個相當八卦的地方,而且八卦傳播速度極快,王燁想要的就是這個八卦的氛圍。
名聲嗎,不就是這麼來的嗎。
劉老三和王五嚴格的遵守了王燁的命令,把軍報傳到西府衙門,也就是樞密院,然後~
轉身就走。
東京城裡麵的老狐狸太多,這麼兩個好人,可彆被人給算計了,壞了性命就不好了。
王燁不想讓他們有個跌宕起伏的曲折故事,留下什麼千古佳話,能活著就成,樞密院、中書門下省都是老狐狸紮堆的地方,太危險了。
反正任務在進入東京的過程中,就已經完成了,後麵的其他事情,就不太重要。
而且東京城自然是有人能把後麵的事情做好,比如喬道清和燕青。
······
一石激起千層浪!
東京城這個地方,就是六部侍郎家的兒子偷小娘都能傳十天半個月的,何況這種開疆拓土的軍國大事。
又是來自於本來就是大宋名人、東京熱點的齊王王燁。
原本大家是對這麼個大宋的傳奇,是有些避諱的。
畢竟誰家好人想聊這麼一個賊頭,哪怕賊頭已經是成了大宋齊王,可是這個齊王跟其他的王爺不一樣啊。
誰家正經王爺是有權力的啊。
大宋的王爺是皇室職稱,也是宰相退休之後的榮光,唯獨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王爺。
所以很多人對這個齊王能做多久,並沒有信心。
現在不同了,齊王打敗了遼國啊~
東京城的人是驕傲的,除了東京,其他都是鄉下,可是大宋東京的人又是敏感的,東京城外就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實在是沒有安全感啊。
大宋軍隊的戰鬥力,在有些人有意無意的宣傳之下,普遍的,大家對大宋軍隊的戰鬥力不太信得過。
隻要不傻,大概都覺得大宋禁軍尤其東京禁軍是不太成的,畢竟天天給將主蓋房子,表演雜耍的部隊,戰鬥力真的不太能信得過。
而大宋在對外的戰鬥,無論是對西夏還是對遼國,總是勝少敗多,至於開疆拓土,那更是沒有,橫山都爭了好幾十年了,還沒跨過去。
今年童太尉跟西夏又打了一仗,說是大勝,可是這俘虜是沒見著的,據說太尉是敗了的,隻是糊弄官家說是大勝~
齊王不一樣,據說是個吐沫落地砸個坑的好漢,想來說是對遼國大勝是沒有騙人的。
······
梁山那邊吸收鞏固新占領的土地,布置防禦巡視、丈量土地、劃分牧場不提,東京卻是波瀾乍起之後再也止不住了。
趙官家收到捷報已經五六日了,但是還沒想好怎麼處理這封捷報,隻能是先安排第一波的天使做口頭表揚。
沒辦法,劉老三和王五跑的太快,這口諭沒法帶過去,就隻能安排人跑一趟了。
隻是趙官家的拖字訣也壓不住愈演愈烈的東京城。
臘月十六,有太學生秦檜聚眾請命,請罷歲幣。咱們且先不聊秦檜,隻說王燁這一場仗打下來,既然是大宋齊王跟遼國打的,那歲幣怎麼說?
兄弟之國又怎麼說?
澶淵之盟還作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