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如果半夜翻牆進去,人家需要一二十個打開城門,他一個能砍死守門的百十個守軍。
隻是~
這是武鬆想要的嗎?
王燁眼中的武鬆,是個重情重義的好漢,但是野心沒那麼大的,小富即安。
實際上做個都頭武鬆也很滿意,濟州島緝捕使臣便有些高了,但是還能接受。
練習戰場殺伐之武藝,怕是為了報恩的心思多些。
不是他喜歡,而是自己需要,如此而已。
“這個叔叔好帥!”王大寶看著打馬而去的武鬆道。
“是嗎,沒你爹我長得好看吧。”
“不一樣的,他對俺好,給我好東西了。”王大寶舉起手中的木頭刀。
桃木的,辟邪,打磨的細致,沒有木頭倒刺,看樣子戴在身上已經挺久了,應該是早給王大寶準備好的。
“嗯,這都是你叔叔,以後有問題就找他們幫忙,這都是爹的好兄弟。”王燁笑了笑。
心中卻是想到了前幾日許貫忠提到的另外一個問題。
大寶的叔伯長輩那麼多,以後可咋整?
不行,你也得有自己的兄弟啊,這班底要從小開始培養啊。
······
給兒子培養班底的時候,記著就行。
對王燁來說,這現在最重要的還是把梁山給弄妥當了。
時間一天天溜走,梁山也一天天的強大,這個強大不是版圖擴張,而是穩固。
最重要的便是梁山治下百姓越來越多了。
這個時代的消息傳遞是比較慢的,而且需要發酵,王燁打贏遼國,那是去年的事情了。
可是影響是在開春之後才真的擴散開的。
東京人隻是看個熱鬨,確認了梁山以後是不能惹的存在。
但是對河北河東地界的百姓來說,就很不一樣了。
他們跟遼國做鄰居,明白這個鄰居的強大,對這種消息更敏感,尤其是梁山本身,在河北河東的名聲一直很好。
河北平原,那是一馬平川的平原,他們比東京人更缺少安全感,同樣的,黃河不再溫柔之後,他們的日子也過的不好,這地方又有許多有錢有勢的,比如王燁外公代表的梅花韓氏,就是典型,生存壓力也很大。
於是梁山、長島就又開始忙了。
太行山屬於人本來就不多,但是也有百姓過來梁山,當然,大部分出了太行山,去河北做佃戶去了。
人口的自然流動。
當然百姓到梁山治下的大頭還是江南。
他們對遼國的認知,隻有一個,那就是當今天下最能打的,然而現在他們被梁山打敗了。
那梁山真的厲害!
孫真開展工作的最大阻力是什麼?
知名度。
如今不僅知名度有了,強大也代表著穩定,自然就有更多人投奔。
老百姓一輩子隻追求一個活下去,能穩穩的活下去就更好。
對梁山來說,如今最重要的,自然就是這些遷移百姓的安置問題。
條件允許的話,大部分百姓還是遷移到高麗半島和九州島的,這兩個地方最方便管理。
高麗半島最多應該能安置七百萬百姓,現在梁山治下百姓才奔著四百萬去,隻高麗半島便足夠,何況遼東那一塊的麵積也不小,安置個四五十萬問題不大。
九州島也能安置不少百姓的,大略四五十萬還是可以的。
“如果把日本本島拿下,安置下千萬百姓,問題不大。”趙鼎道。
這話如果西夏李乾順聽到的話,恐怕得難受的不行,西夏百多年,如今人口也不過三百萬罷了。
趙鼎從開城過來,順便來彙報百姓安置問題的。
“咱們能養下數百萬百姓,是因為濟州島還有九州島,都算是比較合適的耕種的地方,我倒是覺得琉球煙瘴問題解決之後,更適宜耕種,能容納更多百姓。”呂頤浩道。
百姓安置,土地分配,稅收等事情,都是戶部負責,所以呂頤浩和梅執禮都在。
當然梅執禮許是因為第一次和王燁、宗澤、趙鼎、許貫忠、呂頤浩這麼一群大佬議事,倒是好像有些緊張,頗有些沉默。
“日本本島不是說拿下就拿下的,咱們也不是千萬百姓說有就有的,還是轉入正題,商量下這十餘萬燕雲百姓如何安置。”宗澤笑著把話題拉回來。
宗澤說的十萬燕雲百姓,比較特殊,從四月初剛從渾河對岸過來的,為了這些百姓,史文恭又領著燕雲騎跟遼國騎兵乾了一仗。
千餘斬獲,自身戰損九十二人,沒吃虧。
對方的統領叫瓊妖納延···
扯遠了,現在是討論這些百姓安置的問題。
“就近安置在遼東如何?”趙鼎道。
成本最低,速度最快。
“略有些不妥當,他們是看梁山強,便從遼國過來了,還是離他們遠一些妥當。”許貫忠道。
燕雲漢兒對梁山是一點忠誠也無,放在遼東不合適,遼東那地方,就不合適放那麼多不穩定的百姓。
“燕雲地百姓到高麗半島,與高麗歸正的有些矛盾~”趙鼎道。
“為何如此?”呂頤浩微微皺眉。
趙鼎想了想,解釋道:“互相瞧不上。”
這要是細細的講,理由多了去了,趙鼎選擇長話短說。
“哼,事多!”呂頤浩皺眉道。
王燁轉頭,道:“吃飽飯才有各種事,總算是好事。人本來就三六九等了,若是再按照民族分那麼清楚,恐怕更難做事了,此事之關鍵,在於地方官吏要一視同仁,有矛盾處理矛盾就是了。”
宗澤、趙鼎、許貫忠、呂頤浩、梅執禮點頭。
這就是王燁存在的意義,管我說的對不對,這種事情,隻要我發表意見,這事就定了方向和基調。
然後,王燁話鋒一轉:“若是矛盾處理不了,便處理製造矛盾的人!”
眾皆肅然~
喜歡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係統功能有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