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八年六月十六,梁山泊聚義廳。
趙楷又一次來到了這個地方,除了傳達趙官家的意思,更有一封書信。
蔡京的書信。
有一說一,蔡京的字確實很不錯,王燁也算是練字好幾年了,但是跟人家一比。
自己這就是寫字,人家的叫書法。
當然,字再好看,重要的還是內容。
撇開信函標準內容,寒暄,恭維等內容,總結來說就是,朝廷和官家的底線就是京東東路的大部分可以給,但是不能全給。
一是招遠金礦。這個關係到朝廷每年九萬兩黃金的收益。這筆收入不隻是三百多萬貫錢財的事情,黃金本身的價值不僅是作為貨幣使用的,它還有很多作用,所以不能給。
二是淮陽軍。如果細看各路分界,就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各路之間犬牙交錯,總會有一塊看上去比較突出的地方,而不是標準的團形。這是為了防止知州權力過大,做的鉗製。所以淮陽軍就不能給梁山,不然對淮南東路的影響太大。
三是濟水。為了方便管理,京東東路治所齊州,東邊滋州,再東邊青州,是包括整個濟水出海這一段的。所以京東東路這三州是不能全給梁山的,一是濟水是大宋出海聯係高麗、遼國、金國、日本的重要水上樞紐~
好吧,這些聯絡對象雖然一半都被梁山打沒了,但是黃河不能用,河北、山東的海上聯絡是不能斷的,所以齊州、滋州、青州隻能給一多半,濟水是公用的,都不能收過路費,沿著濟水為界,也方便朝廷沿河布防。
是的,蔡京就是這麼實在,不給濟水,就是防守梁山的地利···
蔡京話說的太實誠,倒是弄得王燁,一時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心中暗讚,這人雖然貪權,喜豪奢,人也絕對算不得好人,說是靖康六賊是沒冤枉的。
但是不可否認,蔡京是個有本事的人。
從知道王燁的條件,到想清楚方方麵麵,這種敏銳的思緒,不像是個七十多的老頭。
或者說,王燁開出的京東東路的條件,本就在人預計之中?
不管如何,自己獅子大開口,然後人家真應下了,這就挺尷尬的,這事要是自己處理,那高低是不給的。
標準的養虎為患啊~
如今這一口應下,倒是弄得自己再提什麼條件,都不合適。
“三哥遠來辛苦,要不先去安歇一下?”王燁道。
“軍情緊急,爹爹還等我回複,便不休息了,再說,坐船,也不太累。”趙楷道。
看著儘職儘責的趙楷,王燁也有些無奈。你在立等回複的,是真不懂什麼意思嗎?
這事太大,俺想找人商量一下啊~
罷了,就咱這家庭地位,商量啥?
而且這些都是研究過的,就這幾個條件,也都是跟聞煥章、許貫忠商量過好幾個日夜的。
隻能說蔡京完全卡在了王燁的底線上,這一波,技差半籌~
“我同意這般方案,咱們都是敞亮人。六月底之前,梁山大軍開拔,糧草自備,後勤自理。隻是我也有一事,此番征討田虎,梁山隻為前鋒,還需朝廷出三四萬兵馬來,以為中軍。”
不管懵逼的趙楷,王燁繼續道:“這中軍主帥,要麼種師道,要麼種師中,要麼劉仲武~”
“這是為何?”趙楷奇道。
“其他統兵的我不熟悉,不好配合。”王燁道。
趙楷想問的是,為什麼還要朝廷出兵,不是京東路換梁山剿滅田虎嗎?
看趙楷依舊迷茫的樣子,王燁也不打算解釋,“你隻這般跟你父皇和蔡相說就行了。”
“是~”趙楷道。
不過這父皇的稱呼是什麼鬼,不過,倒是蠻貼切的,既是父親也是皇帝···
PS:父皇的稱呼明清才開始流行~
······
“劉仲武現在,應該做不得這種都統製吧~”聞煥章撫須道。
劉仲武,先知西寧州,徙渭州,召為龍、神衛都指揮使,複出熙州、秦州,遷步軍副都指揮使。
多少還差一點,如果說當今名將的話,實際上劉法才是西軍乃至大宋第一名將,隻是年紀不小了,關鍵是王燁也不太熟。
“這不是隻提老種、小種經略相公,顯得咱跟人不清白嗎。”王燁笑道。
“咱們跟劉統製也不清白啊,朝廷要是細究,恐怕劉統製這輩子仕途無望了。”許貫忠笑道。
他兒子劉錡(才發現,之前一直寫錯成了劉琦,此處更正。)現在就在梁山後軍第三團任都指揮使呢。
“那也不能怪我是吧,他自己把劉錡兄弟送過來的。”王燁道,“子安兄,這些都是小事,聯係宗師,準備接手京東東路事宜。”
“喏!”許貫忠拱手道。
無論是許貫忠、聞煥章還是王燁身邊的李天錫、樂和一時都有些振奮,畢竟這可是整個京東東路啊~
接手整個京東東路,對梁山的意義非凡,從此梁山在大宋,也是有一大塊地盤的了。當然這事自然不是說說就行的,這其中有許多工作,或者說,是個大半年都不一定能弄完的大工程。
朝廷也不是上下嘴皮一碰,說給就給的。
不說蔡京說的幾件麻煩事,便是其他的一些,比如~
這八個軍州以什麼名義給梁山?
各州上下官吏怎麼安置?
還有就是京東東路,四百萬百姓怎麼說?
所以這具體的交接詳細,自然是還要找朝廷對接的,大方向能定下來,就已經不錯了。
“宗相總管此次京東東路接收嗎?”許貫忠問道。
“嗯~”王燁點點頭,這事宗澤最合適,轉頭看向聞煥章,“聞兄辛苦些,輔助宗師做接手,也做個準備~”
“嗯?”聞煥章一時沒明白,你這斷句是怎麼斷的?
“準備執政京東路!”
聞煥章怦然心動,執政京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