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發生在遼東的戰爭太快,快的這天下好多人都沒有反應過來。
畢竟是遼東地界的兩大霸主之爭,結果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勝負已分。
弄的遼國、大宋、西夏都有點沒反應過來。
其他人比較遠,也沒有那麼切身,所以反應平淡些也是正常,但是這事對遼、宋、西夏就是地震般的感受了。
本來西夏也挺遠的,但是現在不遠了,金國騎兵追擊遼國潰兵,已經離西夏國界不遠了。
西夏不關注自然是不成了。
當先最重要的關鍵信息,自然是雙方勝負損失。
勝負還相對明朗,主要是損失,一開始的版本是梁山損失六千騎兵,金國損失兩萬餘精銳騎兵。
後來,金國那邊傳出的消息,就不太一樣了。
金國五千騎兵才能兌子般的換掉梁山五六百騎兵,金國損失不止兩萬,梁山的損失也絕對沒五六千那麼多。
此番消息一出,諸國嘩然,梁山在各國心中的“江湖地位”直線上漲~
這般強者~
恐怖如斯?!
作為主管情報工作的許貫忠不乾了,這都什麼跟什麼呀?
金國騎兵乃當今頂尖騎兵,梁山打掃戰場,隻得了萬具屍體,梁山卻是精銳儘出,齊王親自上陣,以身作餌,最後才險勝半籌。
就這,還打殘了梁山四萬精銳燕雲騎,連虎豹騎這種具裝鐵騎,都損失過半~
真真假假的消息,讓人看的稀裡糊塗,可是又不能不看。
梁山和金國的實際戰力,如果不想自己親身去實測,這種戰報是很有參考意義的。
實力對應威脅等級,對各國接下來的應對至關重要。
而且,交戰雙方到底損失多少?這個問題也很關鍵啊。
如果梁山攢出來的騎兵家底,真的被打殘了,那短時間內,梁山的軍事威脅,絕對下降了不止一個檔次。
畢竟梁山步兵的硬寨呆仗模式還是很有說服力的,快速進攻還是要靠騎兵。
隻是這世界的事情太多,每天發生的事情太多,隻說這生死攸關的大事,也太多。
多的讓人反應不過來~
七月二十九,完顏宗翰、完顏宗望、完顏婁室、完顏希伊,由遼國降將耶律餘睹帶路,在鴛鴦濼擒殺遼國天祚帝!
擒殺!
這位本該在這亂世,以逃跑知名的遼國天祚帝,這次沒有跑成,一舉被擒。
而且,直接就殺了!
皇帝被俘,一般的待遇是降封為王的,但是這次天祚帝沒有,是擒殺!
已經不是舉國震驚了,是舉世皆驚!
金國果然是蠻夷之地走出來的,一點規矩不懂啊!
嗯?
心中譴責是譴責,誰也不能因為這事還派個使節,指著完顏阿骨打的鼻子罵一頓的。
畢竟金國跟梁山的遼東之戰,無論是兩敗俱傷也好,單方麵碾壓也罷,金國總是輸了的,丟了祖地的完顏阿骨打估計心情也不會很好,這個時候過去,真的會死人~
八月初二,遼國南京析津府(即燕京,現北京),遼都元帥耶律淳以國不可一日無君···
在宰相李處溫、林牙耶律大石等人擁立下,稱帝,改元建福,號天錫皇帝。
因天祚帝屍骨未寒的,甚至屍體都沒見到,耶律淳所立國便稱北遼,以示區彆。
耶律淳,契丹名涅裡。遼興宗耶律宗真之孫,宋魏國王耶律和魯斡之子,遼道宗耶律洪基之侄。
論身份、論地位、論威望,都是如今遼國唯一能扛起大旗的,這遼國第十代皇帝也就是也隻能是耶律淳了。
所以這即位風平浪靜的。
遼國一副要完蛋的樣子,這皇帝位置的吸引力就直線下降,想爭的人就沒幾個了。
“遼國真的要亡國了嗎?”耶律淳問道。
時間還是八月初二,也就是今天耶律淳剛剛即位的日子,一天折騰下來,讓這個雖然才43歲,卻一直身體不太好的新任皇帝更顯疲憊、蒼老~
pS:耶律淳生於1163年,病死於1122年,也就是書中的兩年後。
耶律淳似乎是自問,但是耶律大石卻不能不回。
沒辦法,這裡是祭祀的宗祠,隻有耶律淳和耶律大石兩個耶律阿保機直係子孫在。
想了想,耶律大石回道:“遼國或許會亡,契丹族裔總是能活下來的。”
耶律淳搖搖頭:“若是亡國,絕了宗祠文字,千百年後,又有誰能記得我契丹耶律?是不是活下來又有什麼區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