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三年二月初二夜,右路先鋒帥帳中。
杜老大放下了手中的戰報,微微含笑點頭。
“南邊有好事?”李浦問道。
“嗯,韓世忠乾的不錯,不僅是把童貫所部六萬多大軍打的全軍覆沒,便是童貫,也沒逃出去。”杜老大道。
“韓世忠把童貫給殺了?”李浦雙眼微眯,震驚地看著杜老大。
杜老大點了點頭“消息確鑿,童貫被盧師兄(盧俊義)一槍刺死。”
李浦眉頭皺的更緊,陷入沉思“童貫可是朝廷重要人物,他一死,朝廷恐怕會有大動作。”
李浦沒有說韓世忠做的對不對,對不對的人家都已經做過了,多說無益。
杜老大也是點頭道“沒錯,隻是如今來說,弄死童貫終歸該是好處比壞處多些。”
李浦來回踱步,搖頭道“童貫黨羽眾多,他死後,這些人總是要給他報仇,弄出些事的,主公那邊,還要多些護衛。關鍵趙官家那裡,恐怕不會善罷甘休~”
趙官家就是做做樣子,也得有個樣子。
不然呢?
其他的心腹怎麼想?
這朝廷不得散?
“咱們這個官家,雖然人有些不著調,但是大事上拎得清的,嗯~好像也拎不清,但是最起碼不笨。如今的大宋,沒有跟梁山翻臉的本錢,所以趙官家那裡便不會有什麼真的動作。”杜老大道。
換個說法,趙官家隻能無能狂怒。
“末將隻是不太明白,為何非要弄死那童貫?”李浦到底是問了出來。
“是許軍師的意見,大宋朝廷中,最懂軍略的不是童貫,但是趙官家信得過的人中,童貫最懂軍略。”杜老大道。
李浦頷首,這便明白了,童貫或許在趙官家那裡有很多私心在,但是在大的方略上,基本的判斷,尤其是軍事上,靠不靠譜的另說,童貫確實是最懂的。
如果沒有童貫,那趙官家在大的軍略上,估計還能弄出來更離譜的操作。
“童貫既死,南邊想來便安穩了。”李浦笑了笑。
杜老大笑著點頭。
自然是安穩的。
杜老大在石門關,西南方向數十裡,便是居庸關。
所以這個南麵,不僅是說韓世忠部,也是整個燕雲地。
居庸關如今就在梁山手上,也就是對完顏婁室來說,眼前的這條路已經是不通了。
南邊韓世忠數萬大軍打贏了大宋官兵,自身又沒什麼損失,所以大宋那邊無論如何,也沒法給梁山的燕雲攻略搗亂了。
這種情況下,劉錡的進度很快,析律府~王燁說這名字不好聽,如今已經更名燕京城了。
燕京城隻是被圍,甚至都不是包圍,因為負責圍困的主力,是石寶領著的五千騎兵,而不是正經步兵圍城。
而且城中是還有耶律宗雷和耶律宗霖領著的近萬騎兵。
前後兩日,兩軍交鋒三次,耶律宗霖被石寶陣斬,遼國騎兵折損近半,便是剩下的四千多騎兵,也多有輕傷的~
隻說大局已定!
北遼確定要完蛋,那燕雲漢族就會很懂事。
如今城頭變幻大王旗的事情,在燕雲地很多,很普遍。
劉錡就很忙,因為這些投降的,很亂。
有真心的,自然也有真腦殘,想著假意投降想賭一把的。
事情處理起來不難,但是很考驗人。
如果這個時候,王燁領大軍進入,燕雲地自然安穩,但是王燁沒有。
倒不是說鍛煉劉錡什麼的,是王燁在忙著處理燕山問題。
燕山有點類似高麗北部的那些山頭,就是裡麵老虎多,人少,誰插旗這地方就是誰的。
但是總是要插個旗過去的。
燕山山脈之中,也是有不少逃避戰亂的百姓的,梁山現在需要展示力量,然後讓整個燕山山脈穩固下來,並且控製住主要關隘。
燕山山脈、陰山山脈和大興安嶺,隻要控製住這三處大天然地利,整個遼東和燕雲就是安穩的,最起碼不會受到蒙古高原上遊牧民族的騷擾。
而控製住這兩大山脈,也可以保持對蒙古高原的戰略威懾。
地利是怎麼來的?
就是看誰在這些本就存在的地理因素中掌握程度更高。
王燁在榆關是為了加強對燕山山脈的控製,杜老大繞過整個燕雲地,承受極大的後勤壓力的情況下,突入石門關和居庸關,也是為了對燕山山脈的控製。
“如今劉錡從燕雲地就近征調了些糧草補給前軍,我們是不是再往前動動?”李浦道。
【李浦】前軍副都統製
統帥79
武力65(1)
智力46
政治56(+2)
魅力52
人老不以筋骨為強,王燁開掛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