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軍跟金國比鄰的時間長,對這些事情便上心了一些。”李浦笑道,“金國生於苦寒之地,自幼饑寒所迫,便是不算戰場上橫死的,四十歲便能算是壽終正寢了。”
“完顏阿骨打今年已經五十三,而且這兩年,也不怎麼見他親冒矢石,衝鋒陷陣的事情,想來身體便是沒到油儘燈枯的地步,也不複壯年之時了。”
許貫忠點點頭,認可了李浦的判斷。
這種年輕時候爬冰臥雪,確實很容易在度過壯年期之後,迅速老去,甚至橫死。
隻是許貫忠心中卻是不由想到另外一件事。
那便是軍情處的問題。
梁山情報體係主要是兩個,一個是軍情處,主對外情報工作;一個是錦衣衛,主對內稽查,協助治安諸事。
對內的是許貫忠負責,包括一些沒名堂的人和事。
原本軍情處是由李助負責的,但是李助現在跑荊湖木蘭山主持大局了,許多事情,就不是很方便,慢慢的就是許貫忠暫管。
但是咱許大軍師人也忙啊,所以這李浦如果靠得住的話,那是不是可以主持軍情處?
唉,不得不說,李浦都辛辛苦苦給梁山賣命七八年了,在許貫忠這裡還是“如果靠得住”。
所以許貫忠說他必須因人成事,是有道理的。
這人是頂好的軍師,但是當老大有點麻煩。
心中暗暗把這事記下,許貫忠便也不在完顏阿骨打身上多聊。
“京東東路安穩,高麗半島豐收,咱們梁山錢糧不缺,所以打到野狐嶺是對的,咱們先把戰線推到長城邊上。”許貫忠道。
“往北到野狐嶺,往西呢?”杜老大問道。
“這便是我來此處的目的,寨主意思是往西看能不能打到大同。”許貫忠笑了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李浦微微皺眉,大同?
大同倒是離不遠,離石門關也不過大約五百裡,但是這五百裡,好多山路。
“若是沿著洋河逆流而上,運送補給,倒是也不算太遠。”李浦道。
“李兄提醒的是,後勤補給自然是重中之重。”許貫忠道。
“燕地新定,便這般大舉往西,是不是妥當?”杜老大問道。
杜老大跟許貫忠之間有許多默契在,杜老大跟李浦也是同生共死多年的戰友,但是現在許貫忠和李浦之間明顯有點不是很熟,所以杜老大不得不多說幾句。
燕雲又稱幽雲、燕薊,指中國北方以幽州(今北京)和雲州(今大同)為中心的幽、薊、瀛、莫、涿、檀、順、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附近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區。
所以我們常說的燕雲地,實際上是分為燕地和雲地的,打下大同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據燕雲。
“蕭軍師也說過這事,所以打打看看,如果打的輕鬆,那便一直到大同,如果打的費勁,那就算了,雲地多是山丘穀地,打下一處便能守一處,打到哪裡算哪。”許貫忠道。
這就是許貫忠過來的原因,能在戰略上判斷,給出打的輕鬆還是費勁的決策。
“燕雲之地如何了?”杜老大問道,這裡的燕雲便是指梁山打下的地盤了。
“若說軍事進度,除了燕京城,其他基本都已經納入我梁山麾下。”許貫忠道,“如果說百姓安置,有點麻煩。”
“嗯,什麼麻煩?”杜老大問,軍事方麵進度我也有收到,誰問你那個了?
“燕雲漢族和大宋的百姓差彆太大,大大小小的都是豪門氏族,有的都幾百年了,現在一朝投降,若是都打死,有點麻煩,若是不打死,善財難舍,田地就不好收回來。”許貫忠道。
杜老大和李浦點頭,大概算是明白了。
燕雲不同於大宋,燕雲地的漢族,在遼國治下都快兩百年了,剛開始自然是抵觸的,反抗也不少,大宋兩次北伐,那真的是有群眾基礎的。
但是如今對遼國,那自然是有父子君臣之情的,隻是不多。
畢竟是作為被統治階級,不能因為有很多燕雲漢族在遼國當官,就讓漢族跟契丹並列。
這裡麵就稍微有一點點錯位,就是在遼國能當官的,時間久了,就成了豪門了,比如燕地漢族之中大族韓氏、劉氏、程氏,家族成員都長期在遼朝擔任要職,得到了契丹統治者的重用,早已貴為上層階級。
上層的標識就是有手中握有大量的土地資源,所以這土地就成了問題。
“寨主的意思呢?”杜老大問道。
如果是私下幾人對話,那對王燁的稱呼多是寨主。
“寨主的意思是,咱們不是金銀珠寶,不能讓所有人都喜歡,所以讓他們怕就行。”許貫忠道。
“那便等燕地土改安穩之後,再攻大同?”杜老大道。
“嗯,也可以~”許貫忠笑了笑。
也可以的意思就是,現在打也行,穩定後打也行,聽杜老大你的。
喜歡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