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貫忠,封臨漳郡王,賜邑二百戶,食邑百戶實封,樞密使兼河北巡防使。
宗澤,東陽郡王,賜邑二百戶,食邑百戶實封,左仆射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正宰相);
杜壆,武陵郡王,賜邑三百戶,食邑百戶實封,前軍都統製兼燕雲軍副都統製;
聞煥章,琅琊郡王(聞煥章老家山東臨沂),賜邑二百戶,食邑百戶實封,參知政事兼京東路轉運使;
蕭嘉穗,始興郡王(蕭嘉穗高祖蕭嶦封號)賜邑二百戶,食邑百戶實封,樞密副使兼燕雲地巡防使;
李助,長沙郡王,賜邑二百戶,食邑百戶實封,太子太傅兼荊湖巡訪使(一字之差)。
孫安,安化郡王,賜邑二百戶,食邑百戶實封,簽書樞密院事(樞密副使)
李俊,安遠郡王,賜邑三百戶,食邑百戶實封,海軍都統製;
趙鼎,豐國郡王,賜邑二百戶,食邑百戶實封,右仆射兼參知政事
韓世忠,延安郡王,賜邑二百戶,食邑百戶實封,中軍都統製···
這便是梁山的十王。
不代表權力最大的,隻是表彰功勞。
當然,基本也都是位高權重的梁山真正的扛鼎人物。
李俊到底是換下了孫真,孫真給的理由是,海軍沒有封王的不合適,而且李俊原本就是侯了~
另外還有一串,是封公侯的名單,便不一一細表了。
大略算是皆大歡喜,總得來說,沒有敢埋怨的,王燁把蛋糕分的還算清楚公平。
四月初二晚宴,便是宴請這一幫新晉勳貴了,酒倒杯乾,便是王燁如今體質非比常人,一人一杯的敬過來,人也是有些遭不住的。
隻是~
難得兄弟們那麼齊,王燁也不舍得散場,酒喝多了,就容易情緒化。
看著阮氏三兄弟朝著梁山泊方向跪拜亡父,看著袁朗和卞祥拚酒,看著孫安一邊喝酒一邊哭,看著時遷激動的滿臉通紅···
看著杜遷、淩振、朱貴、朱富、楊林、鄒淵、鄒潤、童威、童猛···
王燁就舍不得散場。
隻是~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
再熱鬨的場麵也終歸有冷寂下來的時候,就是喝到後半夜,終歸是要散場的。
次日休沐~
隻到了晚上,王燁才單請了一個人吃飯。
李俊。
由孫安作陪。
若是論知情識趣,什麼天都能聊,實際上孫安才是梁山上下最厲害的那一個。
“此行,怕不是有六萬裡了,個中艱辛,不足為外人道。這一杯,慶祝我兄弟平安歸來。”王燁先提了一杯。
李俊瞬間眼眶就紅了。
有些時候,有些話,隻是說的人真的懂你,便能一句話便讓你破防。
人死了三分之一,船是翻了一半的,還有些船是修修補補,還有些是在當地現造的。
完全陌生的航線,每一步都是賭命。
海上的每一天,能不能活下來,都是看天。
就像王燁說的,個中艱辛,卻是不足為外人道。
如鯁在喉,卻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幸···幸不辱命!”李俊道。
自己不該謙虛,也不能謙虛,死了的那些兄弟配得上。
“這便是第二杯了,馬到功成。為李兄賀,為童猛兄弟賀,為阿裡奇賀,為諸位兄弟賀···”
“為陛下賀!”李俊道。
李俊確實是成功了的。
這次美洲之行,帶回來土豆、玉米、紅薯,還有其他一堆王燁不認識的作物。
雖然土豆和馬鈴薯都和王燁畫的有一點點差彆。
這當然和王燁的畫工有關,更重要的是,這些東西的產量沒有王燁說的那麼高。
這就是王燁本身的知識儲備不足了,農作物的馴化,實際上也是一個過程,所以隻要是品種沒弄錯,慢慢培育,問題不大的。
如果不是為了找齊這麼些作物,李俊也不會耽誤那麼久。
李俊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本事和運氣再跑一趟,所以李俊選擇了儘可能多的找到這些作物。
“這第三杯,我敬陛下,若無陛下信重,如何有李俊此行。”李俊起身道。
“共飲!”王燁笑了笑。
這就是領導,不做事也沒關係,隻要不添亂,手下有功勞,總有自己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