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忠臣擇主而侍,良禽擇木而棲···”李助心中不由覺得有些奇怪,似乎王燁口中的反角,就經常說這兩句話。
咳咳,把這有的沒得壓一下,自己可不是反角,那玩意一般早死。
此處是府州,李助麵前,便是折可求。
“大宋待我折氏不薄~”折可求道。
大宋確實對折家不薄,折家在折德扆父親折從阮時受到宋太祖“許以世襲”的特權,從此折家父子兄弟相繼世襲府州,為宋朝鎮守西北邊陲,並世出名將。
府州知州的位置,就是折家世襲的。
在大宋將門之中,折家也是曾經豪橫過的,也敢說一句名將輩出。
當然,在曆史上倒是不是很出名,可能是這個姓氏比較罕見,王燁對折家比較熟和上心,一是因為小說,二是因為戲曲評書楊家將中的佘老太君,實際人家姓折,就是折德扆的女兒。
還有就是靖康年間,折可求投降金國。
不管中間過程如何,這個大宋的百年將門代表,確實是投降了的,影響很壞,也很壞折家在王燁心中的地位~
當然,李助來勸降,並不是王燁的安排,或者說,不是王燁的主動安排。
許貫忠綜合分析了大宋將門的各種情況,發現折家是最好突破的點,甚至比兒子在齊國擔任後軍都統製的劉仲武還好突破。
於是和李助兩人一合計,就有了這場安排。
實話講,折可求聽到李助登門的時候,也是有點瘋的。
那可是齊國的長山郡王啊,梁山創業的元老,齊國皇帝的結義大哥!
好吧,隻是序齒,不算正經結拜,不過傳著傳著也就結拜了。
這般人物,就這麼水靈靈的出現的自己的麵前?
折可求可是用了大毅力,才壓下砍了李助,然後把腦袋送東京請賞的衝動。
嗯,主要還是因為嶽飛領的大軍有點近。
“折相公這可就說笑了,原來的官家風花雪月,不問社稷;如今的官家刻薄寡恩,薄情寡義,哪裡就待折家不薄了?”李助笑道,“蔡相公那裡,若不是我使人照顧著點,估計墳頭草都該有了。”
蔡相公,就是蔡京。
原本在齊國上下的口中,這也是奸臣一個,但是如今嗎~
嗯,就快被許貫忠包裝成勞苦功高、殫精竭慮、努力維係這日漸衰微大宋江山,力挽天傾的孤臣···
說的,也挺讓人感動的不是。
許貫忠表示,蔡相公家,長得好看的切蔥的小姑娘隻負責切蔥這事,就不用提了,隻說蔡相政績,還有偶爾的好人好事,為尊者隱嗎~
那既然蔡京是好人,那如今把蔡相公貶斥的官家自然就不太好了,最起碼也是有點糊塗的。
當然,這事就是知道內情的,也對趙桓的薄情寡義有點心寒。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就是沒有苦勞,那也一把年紀了,如何就落得這般下場?
可以說,蔡京這事沒完,隻要以後有類似這種招降、策反啥的,這事就得拎出來一遍一遍的說道。
“蔡相確實委屈了。”折可求點頭附和道。
“咳咳~”折可存輕聲咳嗽了下,提醒一下自家大哥,這話說的,可是有誹謗聖躬的嫌疑。
“這位便是嗣長(折可存字)吧。”李助看著折可存,笑道“今日一見,果非凡俗,據聞胸懷寬廣,溫厚誠信,當世君子,可比三國諸葛子瑜。”
諸葛子瑜,也就是諸葛瑾,字子瑜。
要不說李助這人吧,讀了書,但是又不太多,所以話雖然藏了一點,但是藏的不深。
要說這諸葛瑾,並不是很出名,嗯~
對比他弟弟諸葛亮,是不太出名的。
但是在吳國,也是做到吳國大將軍的,此處劃重點,吳國。
三國時期,諸葛亮一家三兄弟,分仕魏蜀吳,更早一點的時候,袁紹手下有荀諶,曹操手下有荀彧,荀攸,都是潁川荀氏的,這都是老套路了。
用在這裡,翻譯一下,就是你折家要不要也考慮一下拆分,分彆投奔一下大宋齊國啥的,免得絕了家族傳承。
“今日之人,不敢比古時聖賢。”折可存道。
此一時彼一時,現在的情況,跟當年三國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