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北伐_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_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53章 北伐(1 / 2)

齊泰和四年,宋靖康元年二月初六,大宋官家趙桓於大朝議之時,決定出兵河北,收複故土。

同時,還有一篇檄文

“昔日我朝,祖宗創業,曆經百世,德澤深廣。然自奸臣賊子王氏燁,欺壓百姓,國家動蕩,民不聊生。此等逆賊,不忠不義,不仁不孝,實乃天下之大患。

今觀亂臣賊子,狼子野心,欺君罔上。初封齊王,不知感恩。專權弄事,霍亂天下。

以奸邪之計,顛覆朝綱。致使朝野不安,百姓塗炭。彼之所作所為,皆悖逆天理,人神共憤。

朕受祖宗之托,承天之命,以安邦定國為己任。今見逆賊狂悖,國運衰微,實乃痛心疾首。朕必興師問罪,以正乾坤。

朕聞天道循環,報應不爽。逆賊之惡行,必將遭天譴人怨。今號召天下忠義之士,共謀討賊大計。

望爾等奮勇向前,殺敵立功,以慰祖宗之靈,以安百姓之心。

爾等或居高位,或處草莽,皆當以國家為重,以百姓為念。勿以私仇而忘大義,勿以艱險而退縮不前。當齊心協力,共赴國難,以誅滅逆賊,恢複朝綱。

朕知逆賊狡詐,然爾等忠義之士,英勇無畏。當以天道王旗,誅滅奸邪;以英勇之師,蕩平賊寇。

朕在此立誓凡參與討賊之士,皆當論功行賞,封妻蔭子。若有臨陣退縮者,或助紂為虐者,必當嚴懲不貸,以正軍法。

望爾等奮勇殺敵,共襄義舉。誅滅逆賊,以安天下。朕與爾等共享太平之福,同垂青史之名。

此檄文一出,天地共鑒。望爾等忠義之士,奮勇向前,勿負朕之厚望。”

洋洋灑灑五百字,此檄文一出,有沒有天地共鑒不知道,反正天下大震是有的。

沒有檄文,北伐河北,收複故土,就是單純的軍事行動,如果從情理上說,那還是正義的。

畢竟那地方年前,還是大宋核心管理區域,大宋北京大名府就在那裡呢。

但是有檄文就不一樣了。

指名道姓,指著人王燁鼻子罵啊?

怎麼敢的啊?

若是講老趙家的道理,王燁就是亂臣賊子。

隻是,這世界是給你講道理的地方嗎?這心裡話可以直接寫出來的嗎?

就是作為文臣之中,主戰代表的李綱,都沒想到是這麼個情況。

李綱心中也覺得王燁做事不地道,做了大宋那麼久的齊王,轉手把大宋河北占了~

嗯,劉豫說自己吊民伐罪,領河北百姓投奔新生活···

李綱一個字都不信。

說不得就是那許貫忠安排的。

隻是這種種心思,沒啥用啊,陛下似乎是真的要北伐,而且,這檄文在大朝議上念的,這朝廷八麵漏風,等北邊知道了,依著王燁在齊國的地位,不得炸了。

可恨白時中那廝,還自鳴得意。

白時中就是剛履職不到十天的新宰相,唉,想青史留名想瘋了吧~

這檄文文采真不怎麼好,不是,是這檄文真的會要命的啊。

送上門的開戰借口~

李綱現在是隻感覺心好累。

“陛下,朝廷連年征戰,師老兵疲,不宜北伐,若陛下有意使金甌無缺,不妨?厲兵秣馬,待兵甲齊備,再行北伐如何?”李綱勸道。

直性子的李綱,能這般壓著脾氣客氣說話,已經很不容易了。

趙桓不知道有啥不容易,笑道“齊國與夏賊激戰正酣,主力部隊深陷黃土山脈之中,天時在我;再說這河北一片坦途,易攻難守,地利在我;又有百姓簞食壺漿,以待王師,民心在我;如此天時、地利、人和皆在,如何不能北伐?”

李綱聽完,隻覺得心好累,毀滅吧。

李綱“豎子不足與謀~”

白時中“大膽!該誅!!”

“······”

鬨鬨哄哄的,李綱到底是沒被誅殺,而是貶斥到瓊州(海南島)釣魚。

有李綱在前,其他人到底是沒有再說什麼,骨頭最硬的攆走了,剩下的大概就看明白了。

陛下主意已定,甚至都想好了種種不同情況的應對,這事好像真的攔不住了。

而且,陛下似乎說的也有道理,天時地利人和都占了,那就試試。

於是,大宋北伐。

······

陽春三月初至,三月初二,韓世忠策馬黃河,看著不遠處正列陣準備紮營的宋軍先鋒,心中不免有些愈發煩躁。

梁平忠已經確認收押,罪行供認不諱。

人沒死。

倒不是給韓世忠麵子。

是梁平忠打死人屬於意外,推搡加耳光,結果那人運氣不好,直接倒在路牙石上,還是後腦勺著地,致死。

客觀上弄死了人,主觀上不是奔著弄死人去的。

定罪過失殺人。



最新小说: 詭秘武林:俠客揮犀錄 社恐受和龍傲崽娃綜爆紅 換親嫁給老皇帝,我卻攀上太子爺 重生後我竟是宿敵白月光 婚色誘癮 劍來:開局驪珠洞天,福緣遍地! 我的冰山女總裁 我家超市通大宋 千禧年半導體生存指南 魂淡!京圈太子騙身騙心,還騙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