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忠,張榮~
韓世忠領大軍集結於滑州,心裡惦記著的卻是遠在梁山的這倆人。
搖搖頭,還是把這事先放放。
滑州離東京不過二百裡,若是真不管不顧的往前衝,不過是一兩日的功夫便能打到東京城下。
兵貴神速,大軍集結之下,必然是要快速突擊的。
“徐寧,韓常!”
“末將在!”
“大軍南下,急行軍,五日內拿下封丘!”
“得令!”
“呼延通!”
“末將在!”
“領中軍南下,二十裡一寨,十日內,在滑州以南,封丘北,紮寨六,不得有誤!”
“得令!”呼延通叉手道。
平日裡可以跟韓世忠嬉皮笑臉,脾氣上來也能罵他兩句。
但是帥帳之中下令,沒有商量的餘地。
“林衝!”
“莫將在!”
“隨我出征。”韓世忠看著林衝。
林衝叉手應喏。
跟著韓世忠是什麼概念?
就是韓世忠臨時接管燕雲騎第二軍第二團的指揮,林衝從都指揮使算是變成了副都指揮使。
“此戰,咱們要打快,也要打穩,呼延通是主力,也是誘餌;”
“徐寧和韓常,你們是尖刀,拿下封丘,離東京城三十裡,隻隔著黃河,便是咱們進攻東京的橋頭堡;”
“至於我和林衝將軍,就是肅清敵軍,擊潰地方有生力量,如此可清楚了?”
“清楚!”
“如此,便自去準備吧。”
“喏!”
“徐寧將軍留步~”
待諸將離去,帥帳之中便隻有韓世忠和徐寧二人。
“封丘城中,有咱們的人,石秀便在城中。”
“方臘死後,他沒有跟著方天定南走,而是輾轉到了宋江所部,朝廷招安之後,便安置在封丘。”韓世忠道。
說起這宋江,韓世忠也是佩服,跟著種師道南征方臘,那般慘烈的戰事,原本三十多個弟兄,竟然還能活下來十來個,也是大本事。
而且本人還能加官進爵,這就更難得了。
受封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簡直就是朝廷冉冉升起的一顆將星。
石秀便是在這種情況下,投奔的宋江。
宋江本就是綠林出身,如今兄弟少了許多,不夠用了,自然是要招攬些人的,這是人之常情,而石秀新的身份,就是江南亂起,趁機占據山頭的大頭領。
石秀這人,武藝好,人也機敏,那麼多年,也通些兵法謀略,錐處其中,其銳自現,說的就是石秀,放在哪裡,都是彆人不能忽略的存在,如今在宋江手下,頗受重用。
“石秀兄弟可穩妥?”徐寧問道。
韓世忠被問的一愣,這還是第一次有人問自己,自家兄弟是不是穩妥的。
韓世忠發愣,徐寧沒有,繼續道“宋江那人,我是聽說過的,其人偽善至極,待人接物又很有一套。而石秀兄弟,在我梁山並無多少時日~”
道理就是這麼個道理,隻憑跟王燁的一麵之緣,人家在遼國裡應外合拿下錦州,連梁山頭領都沒認識多少個,就火速南下。
後來在方臘處,整日擔驚受怕的,傳遞關鍵情報不說,也幫忙策反了不少人物,如今在琉球擔任通判的祖士遠,在南洋呂宋島任勞任怨的沈壽、桓逸、譚高都是人家的功勞。
這麼些功勞苦勞的,那麼多年了,人家也沒看見咱真金白銀的表示,誰能保證人家就一直跟著齊國一條心呢?
隻是憑著在左軍第四團做都指揮使的結義大哥楊雄嗎?
“我也說不好石秀是不是穩妥,隻是石秀這般人物,在許軍師麾下不少,許多沒名堂的人,居功至偉,隱姓埋名,也不如我們這般,這般顯赫。”
韓世忠小心措辭“做事不可因小失大,石秀便是不穩妥,於我大軍攻城,關礙隻是一時,小心些便是。若是因為可能不妥當,讓這些沒名堂的人,真的沒了名堂,那我們罪過大了。”
話說的有一點繞口,但是意思很清楚了,徐寧點點頭,道“我小心些便是。”
“嗯,石秀這人,有些敏感,徐兄一定注意。”韓世忠想到王燁對石秀的評價,再次叮囑道。
“嗯。”徐寧重重點頭。
······
三月初八夜,封丘城頭,石秀正在巡視~
“石秀兄弟~”
石秀轉頭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