鬨呢?
“東京城百姓百四十萬,若是說各處糧食加在一起,支撐半年不一定,但是三個月的支用總是有的。”秦檜不得不開口了,不然這議政,估計就又是一場議論,最後什麼事也定不下來。
汪伯彥看了看秦檜,沒說話。
秦檜算的倒是也不能錯,隻算總量的話,平均下來四五個月也是有的,隻是這個是平均的結果。
大部分百姓能有一個月存糧就差不多了,還有些,怕是已經斷糧了。
“齊國應該沒有三月之糧的。”白時中突然道。
秦檜和汪伯彥暗自對視一眼,差不多一樣想法,此人智疏至此,怎麼做的宰相?
“東京三個月之後,能活下來一半百姓嗎?”耿南仲皺眉問道。
“那便如何?”白時中反問道,“奪回東門嗎?”
唉~
若是能奪回東門,一群人還在這裡討論個什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自三月十八破城以來,如今已經整整十天了,這十天來,大大小小十六次嘗試奪回東城門,無一例外,都是慘敗收場。
損失慘重不說,如今護衛皇城的兵馬都有些不足了。
這也是城中亂起的原因,兵馬不夠了,不足以震懾宵小。
一般來說,守城實際上是可以動員百姓的,而齊國此番攻城,因為拿下城牆之後,便沒有更進一步行動不說,還軍紀嚴明,甚至施粥邀買人心。
弄的攻城的不像攻城的,守城的也沒法凝心聚力,就很麻煩。
“東門自然是要奪回來的,這大宋東京總不能不要了。”耿南仲道。
“不要又如何,遷都南陽、杭州、蜀中,有何不可?”白時中道。此一時彼一時,曾經想著北伐奪回河北的白時中,如今也想著遷都了。
白時中已經不想身後事了,也不想進步,隻想活著落地~
思來想去,想活著落地,就隻有一個辦法,就是讓官家平穩度過此次劫難。遷都,自然也是其中一個辦法,而且是白時中看來還可行的辦法。
“遷都之事議過,勿需再議。”趙桓開口了。
趙官家不是不想走,而是跑出城去的那些豪門貴族,好些個被燕雲騎追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丟了無數財物不說,還死了一地,趙桓自然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形勢比人強,賊寇騎兵確實厲害~
趙官家信奉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的道理,選擇了從心。
環顧四周,趙官家不由氣餒,這麼一群人,要麼沒本事,要麼沒骨氣,一個可用之人都···
等等。
趙官家看著言之有物的秦檜,問道“秦卿有何看法?”
秦檜心中一動,踱步出列,心念電轉之間,已有應對“複陛下,臣以為當議和。”
趙官家微微點頭,這倒是個聽上去還算靠譜的提議。
想想也是,打又打不過,走又不敢走,議和自然是一條路。
“何不等各路勤王之軍趕至,逼走賊寇?”久未說話的李邦彥問道。
“複李相,我們有勤王之師,齊國亦能增援的。”秦檜道,不待眾人繼續問,秦檜介紹道,“齊國主力有五軍,前軍駐守北疆,輕易不動;後軍五團攻略西夏未停,又有左軍右軍部分支援,並無兵馬可抽調;左軍右軍餘部,遠在南洋一時不及回返;然齊國還有陌刀營、陷陣營、虎豹騎、連環甲騎、跳蕩軍可用(跳蕩軍調到西夏戰場,秦檜不知道),另外還有五萬燕雲騎,一萬在西夏,一萬在咱們這,還有三萬在燕雲前線呢(五千調到南洋,秦檜也不知道)~”
秦檜的意思很明顯,人家現在三線作戰,隻是其中大概四分之一的軍事力量,就已經打成這樣了,如果真的想滅國,那一定是能抽調更多兵馬的。
就是再調一萬燕雲騎,大宋這些援軍,便真的能打贏他們?
話說難聽點,如果人家打贏這些勤王之事之後,是不是還真的願意議和了?
趙官家想明白始末,環視一周,問道“誰願出使齊國軍營?”
這便是同意議和了~
幾人互相悄然對視,卻是無有一人上前,這事無論成敗,史書留罵名是一定的,還很容易被秋後算賬,砍了以謝天下。
堪稱高風險而無收益,誰願意做?
沉默了片刻,秦檜出列“臣出使齊國數次,此番願往~”
咦,秦相公秉公任直,國之棟梁啊~
喜歡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