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言說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在許貫忠不遺餘力的宣傳下,完顏吳乞買私通梁山,陰謀害死完顏阿骨打的事情,就成了金國上下許多人心照不宣的事情。
正所謂黃泥爛在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了。
就像完顏吳乞買,這種事解釋不解釋的,都沒用了,畢竟他是最大的那個受益人。
離心離德~
嗯,當然,造成這個局麵的因素很多,總結來說,就是完顏吳乞買做的沒有他二哥完顏阿骨打好,無論在哪個方麵,都比不上。
然後大家又背井離鄉的,雖然在草原上遊牧的生活逐漸安穩,但是慢慢的也會懷念,懷念白山黑水的遊獵日子。
完顏吳乞買自登基以來,宮殿修了,後宮擴了,吃食講究了,禮節多了,但是沒有給他們看到回歸故鄉的希望,關鍵還有~
完顏吳乞買的兒子不爭氣。
中人之資,不能再多了。
在如今這種風雨飄搖的時代,齊國在研究滅國西夏,大宋在收複故土,完顏吳乞買的兒子們不能統領群雄,而在諳班勃極烈製度還有效的情況下,選擇另外一個合適的對象,就很有必要了。
所以才有了今天的逼宮。
至於說七歲的孩子,比他幾個堂叔叔優秀這事~
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幾個是堂叔叔,他還有好幾個親叔叔,完顏宗望、完顏宗乾、完顏宗弼···
完顏宗峻是曾經完顏阿骨打最看重的嫡長子,雖然人死在了梁山手中,但是人家還是有兒子的,遺腹子。
然後,許是因為對兒子的愧疚,這孩子打小,完顏阿骨打就疼愛有加,長到如今,嗯,實際是八歲了。
隻能說,完顏吳乞買對這個孩子,並沒有那麼關注。
但是現在~
這孩子就這麼成了金國的諳班勃極烈。
這也和金國的政治體係有關係,金國皇帝類似部落長,權力有,但是權力又沒那麼大。
曆史上的完顏吳乞買,還被人從王座上拉下來打過一頓然後又按回去呢~
政治從來都是妥協的藝術,既然在諳班勃極烈的事情上,完顏吳乞買做了退讓,那在戰場上,完顏吳乞買的軍令得到了完全的執行。
四月初二,完顏宗望掛帥,完顏婁室為先鋒,領八個萬戶,三萬六千精銳騎兵,四萬三千步兵為輔,大軍停駐鴛鴦泊,準備進攻野狐嶺。
······
燕京城內,四月初三,王燁便大略理清了事情的前後始末。
對金國下場這種事情,王燁的一圈智囊團,是早有猜度的。
無論是唇亡齒寒,還是早有勾連,金國是早晚要下場的,這也是為什麼王燁沒有選擇繼續增援韓世忠的原因。
一是因為大宋的麵積廣,人口多,想滅國,需要投入的部隊以及後續動員的百姓數量很多,沒可能一口吃下的,現在更不是合適的時間,齊國境內的官吏體係才將將完備。
二是為了防金國,金國二十萬部隊是實打實的二十萬,對金國軍事力量的威脅,王燁從來沒有忘記過。
“允文。”王燁看了看旁邊的年輕人,個子高,長得英俊,一表人才。
“在~”
“你覺得下一步戰事,該如何安排?”王燁問道。
虞允文呼吸略微粗重了幾分,看著王燁麵前的大沙盤,把早有準備的想法,腦海中再過一遍措辭,方道“複陛下,若是說兵馬集中的方向,我認為大軍應該集結於大同。”
“哦,對金、對宋、對西夏,該如何?”王燁繼續問道,集結於大同是對的,因為大同是往西打西夏,往南打大宋雁門關,往北打金國的戰略重鎮。
“對金防禦為主,打退打疼即可;對宋,戰略威懾,勒索些錢財土地;對西夏,亡其社稷。”虞允文道。
“取巧~”王燁笑道。
虞允文確實是在取巧,因為這是齊國既定的戰略,也就是說,這個結果可能不是王燁最喜歡的,但是一定是沒錯的。
虞允文到底年輕,被王燁當麵拆穿,有些尷尬。
“調動何處兵馬進駐大同?”王燁繼續問道。
有時候,問問題,不是為了答案,而是考校。
對於允文允武的人,王燁總是會另眼相看。
虞允文想了想,如今左軍、右軍、前中後三軍都安排的滿滿當當,五萬燕雲騎也一分為三,不是,王垚還帶了一團燕雲騎,一分為四,拆的七零八落,若是增援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