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金鐘的話來講,現在大明近乎都是官營煉鐵廠,而且全年的鐵產量能夠達到1萬噸!
雖然有一些私營煉鐵廠,但都是一些小作坊並不會引起太大的風浪。
在全國鐵數量超標的情況下,其實如果真的按照朱高熾設想那樣,先在兩地之間暫時性的修築一段鐵路是可以完全可行的。
畢竟國庫當中現在已經塞滿了鐵,而且官營的煉鐵廠仍然在不斷的開工,每天都在生產出來足夠多的鐵用來豐盈國庫。
皇爺爺讓他去全國各地建煉鐵廠的目的是為了讓他把技術推廣出去,獲得更多優質的鐵。
實際情況是,現在的大明還真不缺煉鐵廠!
這一點是跟目前全國鐵的庫存數量爆棚是完全不衝突的!
朱元璋身為一個在戰場上廝殺多年的馬背上的皇帝,自然是明白不同品質的鐵對於戰爭的走勢會產生多麼深遠的影響。
像是一般的官營煉鐵廠生產出來的鐵質量都比較好,雖然雜質也有很多,但是經過反複的淬煉之後,所鍛造出來的兵器質量已經是上乘了。
反而是那些私營手工工坊造出來的鐵除了會浪費鐵礦石之外,質量真的是參差不
齊。
朱元璋的意圖之一,就是讓朱高熾利用現有的權力,整治這些全國範圍內的私營手工作坊!
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雖然推行儒家文化之後必然會導致一個結果就是重農抑商………
但這其中的重農抑商,抑製的商人一直都是私營經濟!
也就是資本家的雛形!
並不涉及到官方主持的商業活動。
這二者是分割開的。
自古以來各個朝各代對於官營經濟其實一直都是比較重視的,換做一個比較容易理解的詞彙就是國有經濟。
將一切涉及到民生以及國家安全的商業活動劃歸國有,通過國家監管的方式一邊幫助國家賺取足夠多的利潤,另外一邊也是保證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
明朝雖然剛剛經曆戰亂,但是現在南方的人民生活水平已經是逐漸恢複過來了。
部分大地主已經開始兼並土地,而一些心思活泛的人開始在南方成立小作坊。
去招募那些沒有了自耕田的農民成為工坊裡麵的夥計,然後利用小作坊生產出來的各種東西去售賣。
賺取利潤!
這個雖然一定程度上能夠刺激經濟的發展,但是也是不利於國家的穩定。
畢竟這些夥計可不是由官府登記造冊的,是流民!
朱元璋應該是在最近這段時間從收集到的情報中察覺到了這方麵的苗頭,不過還沒有大張旗鼓的流行。
隻不過是在南方的部分城市有了這樣的小作坊。
乾脆就把這個拿出來當做是一個考驗交給了朱高熾,看看他能不能按照朱元璋的心意去辦。
這也是最近這段時間朱高熾在府裡麵思索了這麼久後得出來的一個結論!.
不過朱高熾的心裡還有其他不同的想法。
這些剛剛露出苗頭的資本主義萌芽對於大明這個封建主義製度國家而言,算得上是一個非常好的刺激點!
因為這些私營工坊主如果是想要從官方的手裡搶生意的話,那他們產品的質量以及產品的精美程度一定是要物美價廉才能去比得過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