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太傅馬日磾看不下去了,站出來勸阻道:“伯喈乃是曠世之才,若讓他寫成漢史,也是一大幸事。且他平時以忠孝多才著稱於事,很有威望,若是貿然殺之,恐怕會失去人望。”
馬日磾出身於經學世家,兩人經常探討學問,他對於蔡邕十分敬佩。
這時見王允殺意不減,急忙出來勸解。
他本以為憑著自己的威望,王允多少會留下幾分薄麵,誰知王允言語冰冷。似乎沒有想手下留情的樣子。
“當年漢武帝以為一念之仁,沒有殺司馬遷,致使他寫出的史書對朝廷多有誹謗,如今漢室衰微,天子年幼,若讓此佞臣執筆於左右,悠悠青史,恐怕都逃不過口誅筆伐。”
一句話把馬日磾嗆的無言以對,他悻悻然,隻能重新落座。
場上一遍安靜的落針可聞。
劉隅一直冷眼旁觀,看王允此時的態度,顯然蔡邕絕對沒有生還的可能性。
劉隅並不相信,王允遷怒蔡邕,僅僅是哭了董卓兩聲。
很大的可能性,兩人的梁子早已經結下了。
或者更準確說,蔡邕受到董卓招募開始,他就在王允的死亡名單上。
他隻是在等一個機會,董卓剛死,蔡邕就親手把這個機會送了出來,隱忍多年的王允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
從場上眾人的表情,可以看出,王允這一次的挾私報複,讓大臣非常不爽,王允剛除去董卓建立的威望,瞬間就弱了幾分。
看著王允眼神中的殺意,劉隅知道,就算自己出言求情,王允也不會同意。但他還是會去勸解。
一來蔡邕才學不凡,劉隅對他非常敬佩,自己曾飲茶談論,引之為友。
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劉隅要通過這件事,在朝臣中刷一波好感。
劉隅緩緩站起身來,走到場中,眾人見他出麵,都心中一喜,劉隅雖然官位不大,到底是天子皇叔,他父親和王允乃是故交,若是他出麵求情,自然是最好不過。
“世伯,董卓在位時,待伯喈甚厚,他哭董卓乃是大義所在,並無任何不妥。”
“侄兒以為,若憑此就斷定他心向董卓,就有些過於草率了。”
劉隅一上來,就亮明自己的觀點。
王允沒想到,劉隅會站出來為蔡邕求情。他趕走董卓,剛剛執掌大權,正需要拿一個人來立威。
這個人威望要夠大,名聲夠響,正好還是自己一直想除去的人,他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王允隻是沒想到,劉隅會站出來為蔡邕求情。
在他眼中,劉隅聰明絕頂,不可能看不出自己的用意,他們兩家又是故交,劉隅入京後,又是在他舉薦下,才聲名鵲起,最終才有自己的地位。
等自己坐穩這個位置後,他對於劉隅的賞賜必然不會少。
“賢侄,此事已有定論,不要再提。”
王允蓋棺定論,直接在這件事上蓋棺定論,就是為了讓劉隅迅速回去。
誰知,劉隅此時並沒有回去的意思,依舊不依不饒。
“世伯,伯喈對陛下忠貞不二,絕不會是董卓黨羽,此事我願意以性命替他擔保。”
喜歡重生三國,我搶了劉備的皇叔我搶了劉備的皇叔(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