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可以唱彆的歌?
清晰捕捉到顧帆話中的每一個字,孫慶民與呂弘義二人雙雙回頭,死死盯住了顧帆。
直到聽到這句話,他們才發現自己先入為主了。
以顧帆的實力,寫出《天地龍鱗》這種歌絲毫不再話下。
既然能寫出一首,那麼為什麼不能寫出第二首。
更甚者,就算是為了春晚而專門寫一首歌也不是沒有這個實力啊!
如果有更好的選擇,那麼乾嘛不選擇更好的?
“小帆,你是看到他們彩排,突然有什麼想法了?”呂弘義小心翼翼的試探道。
顧帆搖了搖頭。
“不是突然有想法,是提前就準備了。”
“啊?”孫慶民下意識的疑惑了一聲。
呂弘義被這突如其來的說辭給弄的心驚肉跳:
“那你怎麼一直不說啊。”
顧帆笑著看了看呂弘義。
“呂叔,你也沒問啊……”
“我這不還沒找到機會說,就被叔你倆拉過來了。”
智人千慮,必有一失。
兩個老頭不約而同的拍了拍額頭。
“歌曲你已經做好了?”孫慶民十分關心的詢問道。
聞言,顧帆點頭回應。
確認了歌曲沒問題後,呂弘義扭頭看了看這偌大的演播廳。
“那咱回去找個地方聽聽?”
“行!”
就這樣,剛走出演播廳大門的三人就又折返了回去。
再演播廳觀眾席的角落裡找了個僻靜的位置,顧帆拿出手機開始播放早就準備好的歌曲。
“燈火裡的中國?”看著顧帆手機音頻文件上的名稱。
孫慶民和呂弘義皆眼神一亮。
春晚的特征有很多。
可若是把他具象化的總結起來,萬家燈火,必然是其中一樣。
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家庭們,所有家人聚在一起熬夜看春晚。
一起守歲。
不就正好和歌名對應了嘛。
“有意思!”聯想春晚,細細品味歌名的含義後,孫慶民興奮的說道。
“都市的街巷已燈影婆娑。”
“社區暖暖流淌的歡樂。”
“……”
幾分鐘時間一閃而過。
聽完這首歌,呂弘義和孫慶民都愣了。
相比起《天地龍鱗》,這首歌同樣優秀。
但不得不說的是,《天地龍鱗》更多的是通過紫禁城來闡述整個華夏民族曆程的艱難。
而這首歌,則是立足在現代的角度上,通過春晚寫出了國家一係列對回望與期望。
兩者都是非常優秀的歌曲。
誰強誰弱,他們說不出來。
不過毫無爭議的是,顯然這首新歌,更適合在春晚的時候唱。
咬咬牙,孫慶民艱難的做出了決定。
“小帆!”
“春晚咱們就唱這首!”
早就知道會是這個結果,顧帆笑著點了點頭。
“等等,彆急。”呂弘義抬手打斷了二人。
以為呂弘義要否定這個決定,孫慶民頓時急了。
“老呂,你腦子瓦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