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
在幾十台攝像機從各個機位開始拍攝的時候。
樂團的眾人就已經逐一演奏起了手中的樂器。
先是從鋼琴開始,前奏一點一滴的從舞台上向眾人傳去。
也一點一滴的扣開了眾人的心扉。
原本現場伴奏就擁有極強的感染力。
再加上樂團之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各自領域內的怪物。
或許就連劇院內的聽眾們都沒意識到,他們正在潛移默化的向歌曲所描述的氛圍沉浸。
顧帆就那樣巋然不動的定立在舞台中央。
不一會兒,前奏結束。
顧帆熟練的將話筒湊到了自己的嘴邊。
“都市的街巷已燈影婆娑。”
“社區暖暖流淌了歡樂。”
“遠山的村落火苗閃爍。”
“漸漸明亮小康的思索。”
極具辨識度的女聲開口演唱,配上簡單明了的歌詞。
近乎是在顧帆每一句唱完的瞬間,歌詞中所描繪的畫麵就自動在眾人腦海當中生成。
聽著歌,聯想著喜悅團結的場麵。
不知不覺間,劇院現場眾人陷的更深了。
大多數人都閉著眼在享受顧帆給他們帶來的這種獨特體驗。
“廣場焰火在節日訴說。”
“星空升騰時代的巍峨。”
“燈火裡的中國青春婀娜。”
“燈火裡的中國胸懷遼闊。”
“燈火漫卷的萬裡山河。”
“初心換回百年承諾。”
唱至此處,顧帆已然挺進了副歌部分。
樂團的演奏在感染台下的眾人。
同樣也在感染著顧帆他自己。
唱至此處,顧帆進入到了一種難以表達的狀態。
和那次的跨年晚會一樣,似乎在享受,又似乎類似其他人一樣沉醉其中。
隻不過這一回,比起上次,因為有更多的時間去排練。
所以顧帆展現出來的狀態,要更加完美。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劇院內的眾人沉浸在了歌聲所描繪的那個世界當中是因為受到了現場伴奏的影響。
可直播間內的網友們沒有。
通過手機屏幕,他們能夠明顯感覺到顧帆身上的氣質明顯變了。
可究竟到底是怎麼變了,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感覺明顯不一樣了!”
“誰能出來說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還沒明白嗎?這是領域展開的第一步。”
“樓上怕是假粉絲吧,什麼領域?我隻聽過殺神領域。”
“……”
網友們通直播間內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過視頻的形式,都能夠察覺到顧帆的變化。
更彆說現場的人了。
除開那些沉浸在歌曲中的人,現場還是有一部分人發現了顧帆的變化。
師父梅長林也正是其中一位。
看著舞台上將歌曲演繹到淋漓儘致的顧帆。
梅長林露出了一個欣慰的笑容。
大道三千,殊途同歸。
他唱了那麼多年的戲,怎麼可能不明白顧帆此時的狀態呢。
想當年他年輕的時候,每次登台唱戲,將全身心都一絲不苟的投入戲中時。
也一樣會展現出如此狀態。
他現在看顧帆,就仿佛看到了年輕時候的自己。
不!
是遠勝年輕時候的自己。
同齡對比,他這個老頭子都比不過自己的徒弟。
那徒弟的未來,究竟會走到哪一步呢?
念至此處,梅長林自顧自的搖了搖頭,沒有在思考下去,而是再次將目光投向了顧帆。
對於師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