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現在是自己執政期間,就更不能出什麼岔子了,不然等著皇上醒了,也不好交代。
雖然敦親王也是一介莽夫,善於騎射和打仗,但是這個敦親王未免也太狂悖了。
“不妨,就來個請君入甕吧。”
年世蘭的臉上浮現出了一抹冷笑。
“請君入甕?”
“這這這”
朝堂上瞬間變得議論紛紛,知道這話的意思,但是卻不知道年世蘭是幾個意思。
“張廷玉,田文鏡,鄂敏,敦親王,來養心殿等候。退朝。”
年世蘭沒有過多的言說,就退了朝。
現在這事兒弄得也是人心惶惶的。
“是。”
還沒等眾人說完話呢,年世蘭就先走了。
其實年世蘭也不是沒有自己的打算。
共有三計,要是這個吐蕃的可汗,肯過來,那就正好擒住,以絕後患。
若是他不肯,那或許可行和親之法。
若是還不肯,那就沒有辦法了,吐蕃隻能是變成一片平地了。
至於怎麼實行,這還隻是年世蘭大致的想法。
她去更了衣,然後去了養心殿,等著她回來的時候,正好剛剛點名的幾個人也都到了。
“參見皇後娘娘,現在吐蕃那邊戰事吃緊,不知道娘娘有什麼好的辦法。”
雖然這個田文鏡一直是看不上年世蘭的,但是這不就是一下子打臉了。
現在最指望的就是年世蘭了。
“張廷玉,你去派人,去吐蕃一趟,就說本宮,想麵見吐蕃可汗。”
“是。”
張廷玉也沒問年世蘭是個什麼意思,隻是照辦便是。
不過這種把握不是十足的事情,年世蘭也不想和他們說,這群老頭子,除了聒噪,還會什麼,按著自己的吩咐辦就是了。
“田大人,有什麼好法子嗎?”
現在也是年世蘭點名田文鏡的時候了,正好也看看他這個兵部尚書是怎麼做的。
“微臣想著,此事不宜大動乾戈,但是也不能讓吐蕃覺得咱們大清是好惹的。”
年世蘭聽著田文鏡的答案,好像就是廢話一樣,沒有什麼用處。
“鄂敏大人,你呢。”
看著鄂敏在後麵站著不吭聲,年世蘭自然是要問候一下的。
“微臣覺得,此時不是領兵打仗的好時機。”
是啊,這個誰都知道。
若是不用打仗,就能圖個安穩,那這世間自然是不會有戰事了。
“娘娘,若是真的要戰,微臣願意領兵出征!”
敦親王似乎是看出了年世蘭的難處,所以自己毛遂自薦著。
畢竟自己也是大清的一份子,理當效力。
“你們都退下吧,敦親王留下。”
雖然出征在年世蘭的心裡是下下策,但是敦親王的這個態度,還是值得讚賞的,從這年世蘭也能看出來,他誓死跟著自己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