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大公報》直接給呂碧城開了一個宣泄文采的口子,許多她的詞作登諸報端。
如今好的女文人稀有程度和優秀科學工作者沒差多少,再加上呂碧城確實筆下生花,一時之間,天津各地均是
“坊間皆傳呂碧城”。不管什麼時代、什麼人,得到彆人的認同都是一件非常值得開心的事。
呂碧城掩不住笑容:“原來並非所有人都那麼迂腐,也沒有什麼人來罵我哪。”李諭笑道:“難道有人罵你才開心?”呂碧城說:“我以為大家都覺得女子無才便是德。”李諭說:“那怎麼可能!這隻不過是個開始,以後才女會層出不窮。”
“肯定會的!”呂碧城說,
“女子本來就和男人一樣。”
“當然。”李諭又不無感慨道,
“如果大家也能像看文章詩詞一樣看懂科學內容,那該多好。”呂碧城搖搖頭:“你寫的東西太難了,哪有多少人看懂。”李諭笑了笑:“是啊,太難了。”但李諭心中所想的
“難”,是基礎科學的普及。不管在什麼時代什麼國度,科學的普及都不是一件容易事,隻要難度稍微增加一點就是大眾巨大的門檻。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在他上輩子裡,每年高考結束,語文作文的題目當天就會登上各大網站熱搜,所有人都能點評一下,甚至自己都想動手寫寫。
可什麼時候見大家討論過數學或者物理最後一道壓軸題如何如何。而對於數學來說,高中數學僅僅隻是剛入門,畢竟高中才學到了微積分入門。
當然也沒必要讓普羅大眾看懂多麼深奧的科學知識。但他可是深刻明白,最起碼九年義務內學的科學內容都是應該普及,也極為有用的。
即便工作中可能感覺用不著多少數理化生內容,但這終歸是一種科學思維,對人的啟發很大,很多時候還能防止上當受騙。
後世普及難,現在這個清末民初的時代更加難。畢竟放眼全國,如今連幾本像樣的科學方麵書籍都沒有。
李諭在北洋武備速成學堂上課之所以還是使用板書,然後由吳佩孚整理筆記,也是因為沒有中文教科書。
現在中國所有的理工類教科書都是外文。畢竟如今好翻譯太少了,文學作品都翻譯不好,更遑論高深的數學著作。
而且這種情況往後幾十年都是常態。所以近代中國的科學家們英文一個個都好得出奇,實在是被逼的。
當然了,在李諭曾經的時代,理工類學生英文也是必備工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呀!
天津占了港口近的便宜,收到海外郵件的速度也最快。這天傅增湘又找到李諭,
“托唐紹儀道台的委托,從港口恰巧看到一個你的海外包裹,截下來專門拿來。”李諭看了看發貨地址,是從斯德哥爾摩寄過來,打開後,裡麵是厚厚的二十幾本第二版《分形與混沌》。
這些書漂洋過海,運費都要比書本身高不少,所以列夫勒乾脆一次性儘可能多寄了些。
傅增湘看到包裹中竟然是書籍,好奇道:“這就是先生震驚西洋的學術著作?”李諭說:“是我寫的。”傅增湘說:“我可是個超級書癡,能不能用一本古籍與先生換取一本?”李諭知道他是個大藏書家,笑道:“我送先生一本就是。”傅增湘搖搖頭:“在我們藏書圈裡,相互饋贈交換是常有的事,我怎麼能白拿先生的書,更何況又是一本揚我國人精神的書。”李諭說:“隻可惜此書是英文版,要不回頭我找書社刊印一批中文版給你。”傅增湘說:“沒有關係!實話說,一來我的雙鑒樓中目前尚無外文原版書籍;二來即便是中文版本,我也根本看不懂。”
“說的也是,”李諭取出一本書送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