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堂早就人滿為患,校長艾略特首先進行了演講:
“我想讓大家設想一下,以美國9000萬的人口,如果隻有60所醫院,沒有專門的兒童醫院,沒有為窮人開辦的診所,所有大學裡的醫學院都撤銷,絕大部分人沒有任何衛生知識,每個村莊都有許多結核病人,沒有一個城市沒有天花,甚至大城市也要麵臨鼠疫的危害!
“如果這是你們要居住的地方,會是什麼情形
“更何況,那個地方的人口數倍於美國。”
看台下不少人在竊竊私語,艾略特校長頓了頓又朗聲說道:
“哪裡,就是大清國!”
艾略特說的雖然有那麼一點誇張,比如美國人並不太清楚中國特有的中醫以及郎中傳統。
還有他似乎忘了印度……
但西醫的引入的確有幫助。
隻是李鴻章說的那句話的確沒錯:這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清末民初各種理念衝擊實在很大。
後來民國時期一些人瘋狂要廢除中醫,但那時候西醫其實還不太完善。
西醫完全依賴科學的應用,而科學要將西醫反哺到高水平,至少要到神藥青黴素誕生以後。
其實這時候西醫真沒比中醫強。
民國時曾野蠻得要廢除中醫,出了很大的岔子。因為那時候國內根本沒什麼西藥製造能力,西藥貴得要死,醫院又少,醫生更少,廢除中醫後,老百姓得了病幾乎毫無辦法。
這是非常荒唐的決定。
而中醫雖然也不能說萬能,但在對抗某些疾病的時候有自己的優勢。
可能吵著廢除中醫和吵著廢除漢字的不少人是同一批吧。
哎,沒辦法,崇洋媚外那時很嚴重。
以後李諭可以在這家將要成立的“中國哈佛醫學院”設置一些中醫課程,也算早點實現“中西醫結合”。
“都靜一下!”艾略特校長繼續說道,“就算清國是這種情況,我們依舊無法輕視一個悠久文明可怕的沉澱,眼前這位橫空出世的科學巨子李諭正是典型。
“我想在座的各位不管來自哪個學院,都聽過他。要麼看過李諭關於熱力學的著作,要麼看過x射線精彩的實驗論文,要麼看過他在天文學的重大發現;又或者看過那兩本猶如開天辟地一般的數學著作《分形與混沌》及《博弈論》;再不濟,至少你們也讀了現在火熱的星戰係列。
“是的,我也忍不住看了。
“總之,他的水平與能力不需要我多做介紹,這樣一個充滿神秘色彩又技驚四座的東方科學巨擘,是足以讓我們仰望的存在。
“而現在,他就站在這裡!
“下麵,請李諭先生做科學講座!”
艾略特很擅長演講,幾句話後下麵迅速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經過之前在幾所大學的經曆,李諭現在已經不太怯場,表現得越發自然。他落落大方走上講台,環顧下麵,甚至看到了幾個東方人的麵孔。
李諭可以講的就很多,但第一次來,內容還是儘可能輕鬆一些。
所以李諭從數學和物理的關係講起,闡述了很多自己的觀點;這個時期很多物理學生的確不夠重視數學,即便是哈佛等名校,也沒有太大區彆。
接著又聊起了物理學中理論物理的重要性,而研究理論物理,就更離不開數學。
這是兩個偏教育學的話題,不過重要性還是很高的。
隻是大部分學生還是無法完全認同。
在他們看來,數學就是數學、物理就是物理、化學就是化學、生物就是生物。
這種觀點目前很流行,畢竟科學還沒發展到互相交融的時候。
等再過半個世紀,學物理就徹底離不開高深的數學;學生物,本科甚至全是化學課程。
“可是院士先生,”有物理係學生提問道,“我讀過您幾乎所有的著述,即便如此,我讀了您的《分形與混沌》以及眾多物理論文後,並沒有發現多少數學與物理學的關係。”
李諭笑道:“數學是藏在物理之中的。你肯定聽過數學王子高斯說過,數學是科學的皇後。你以後會發現,數學和物理其實是左右腿,都離不開。物理係的人不會認為物理是數學的一種形式,數學係的同學同樣不會認為數學隻是工具。”
一名同學舉手道:“我知道,就像中國文化裡的中庸之道。”
李諭說:“很好,你知道的還不少。”
這名同學笑道:“我來自文學部的曆史係。”
老美沒啥曆史,但大學這麼多,很多都有曆史係,肯定隻能研究彆國曆史,什麼羅馬史、歐洲史、東亞史、中國史的。
實話說他們也沒多少第一手資料。
出國留學學什麼李諭都可以接受,唯獨去老美大學讀什麼東亞史、中國史實在不敢苟同……
這些專業感覺就是開給歐美人的,中國人去湊什麼熱鬨就為了裝個3嗎
《哈佛中國史》也是一言難儘,反正英國的《劍橋中國史》就要好不少。
眼前這個學生能說出“中庸”二字,已經挺不容易。
一名學生說:“院士先生能夠橫跨天文學、物理學、數學、機械學多學科,令人難以置信,我想知道您是如何做到的”
這個問題讓李諭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回答,不過另一名學生倒是接著幫李諭回答了,他說道:“你肯定忘了牛頓先生,他也是通曉天文學、物理學、數學、光學等。而且分彆取得了萬有引力定律、力學三定律、微積分以及光譜這些極為偉大的成就。所以博學一點沒有問題。”
李諭笑道:“的確如此。”
又有一名學生提問道:“院士先生,我來自天文係。我從最近的科學期刊中,看到許多報道,比如在分光雙星光譜裡,會有無位移的特殊譜線,並且這些譜線按星的距離增加而增強。您在天文學裡有如此偉大的成就,不知道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這是個比較專業的問題,李諭說:“很簡單,因為恒星之間,也就是銀河係裡的一些黑暗區域,並不是恒星的死穴,那裡也有吸收光的物質,可以稱之為星際塵埃,正是它們遮擋了遠處的星光。”
學生問道:“這麼說,我們是不是永遠看不到某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