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場對話,英國的柯林斯出版社也很想向李諭約稿,發布一套科幻小說。
多年後,英國的柯林斯出版社與美國的柯林斯出版社進行了合並,統稱柯林斯出版集團,在英語圈裡是很大的一家出版社。
不過目前兩家出版社根本不相乾,李諭已經與美國的柯林斯出版社簽了合約,隻能把首發權繼續留給美國那邊。
而且過不了多久歐洲就會打一戰,圖書銷售情況將大打折扣。
李諭在坐船、坐火車等比較花時間的時候沒事就隨手寫一下,準備近幾個月把《異形》係列慢慢寫出來。
《異形》是科幻驚悚係列的經典之作,尤其後來的前傳《普羅米修斯》,有一定的深度。
這種科幻題材的作品比較適合此時提前發表,因為它和《星戰》一樣,不算硬科幻,主要靠跌宕起伏的情節吸引人,隻不過套了一個科幻背景。
二十世紀初的人哪見過這種題材,發行後必然大賣。
——當然要做一定的改編。
人文學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多“借鑒”後世成果,因為人文學科的發展相對比較線性。尤其是文學方麵,除了一些思想上的東西,沒有多少不可逾越的鴻溝。
科學就不一樣了,幾乎不存在“跳躍式”發展,科學的特點是極端嚴謹,必須有堅實的基礎才能慢慢構造上層建築,一層一層來。
要是李諭這時候告訴大家夥:將來會出現每秒鐘計算幾千萬億次乃至幾億億次的超級計算機、人體構成秘密是雙螺旋結構dna,絕對會被抓進精神病院。
所以科學方麵,隻能稍微提前一點點發表內容,或者說已經有前一步之後,再提出對應的後續成果,反正不能平地起樓閣。
李諭有一段時間沒有發天文學相關的論文了,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長弗蘭克·沃森·戴森以及劍橋天文台新任台長愛丁頓邀請李諭再次來到了格林尼治。
愛丁頓名氣比較大,他就是那個被記者問“是否全世界隻有三個人真正懂得相對論”,然後回答“誰是第三個人?”的天文學家。
這位老哥此後在英國天文學界是個扛把子。
至於弗蘭克·沃森·戴森,可能有些人會誤以為是提出“戴森球”的那位,其實兩人是重名。
英國的這個戴森與愛丁頓最知名的成果都是通過天文學驗證了廣義相對論中大質量天體可以使光線彎曲的結論,從而幫助愛因斯坦封神。
隻不過這種天文觀測不是隨時都能搞的,必須等待日全食才行。
戴森與李諭握手道:“在下新任皇家天文學會會長,上一任會長達爾文先生曾經向您約稿,可惜達爾文先生已經過世,這件事落在了我的身上。”
李諭說:“真是太遺憾了,達爾文先生是一位優秀的天文學家。”
戴森說:“我們閱讀了材料,達爾文先生兩年多前與您討論過行星演化的問題,不知道院士先生有了怎樣的進展。”
李諭說:“我分析了許多哈佛天文台的數據,對光譜進行了整理,目前可以對火星大氣成分做出一定推測。”
愛丁頓道:“已經是個非常令人振奮的成果,院士先生得到了怎樣的結論?”
“我先說一個大家比較關心的,但諸位可能會失望,”李諭說,“火星大氣裡氧氣和水汽的含量,不會超過地球的千分之一。”
愛丁頓說:“這麼說,火星上根本不可能有人類生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