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的北京大學界,一直流傳一句話:“北大老,師大窮,清華燕京可通融”。
其中“北大老”指的是北大的學生年紀比較大,有不少老學究,而且很多上學時就已經結婚。
“師大窮”並非說北師大沒錢,而是說北師大的學生大都是寒門子弟。
其他大學一般每年學費最少二三十大洋,燕京大學高不少,每年160大洋。
而北師大不僅不收學費,住宿也免費,自然成了寒門子弟的首選。
最後一句“清華燕京可通融”,是說清華和燕京的學生出身大多優越。
所以……這句俗語貌似是女子的擇偶標準?
你要是問為什麼沒有鼎鼎有名的協和醫學院?——可能是因為他們實在太忙了。
醫學院嘛,出了名的學業壓力大。要是閒著沒事周末隨便去個醫學院看看,會明顯感覺與綜合類大學不一樣:校園裡異常冷清,見不著幾個人。不知道的還以為放假了,找找才發現原來都在自習室裡。
協和醫學院從剛建校開始,學業壓力就很大,畢竟醫生這個職業太特殊,是和閻王爺拔河的人。
此前提到過,協和醫學院的硬件設施極好,它說全國第二,貌似還真沒人敢認第一,即便強如清華和燕京也不行。
協和醫學院的學費自然也是最高的,如果得不到獎學金,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需400元!同樣冠絕全國。
協和的學生很少,一年隻招25個,還不見得能全部畢業。
不過協和相比同樣來自美資的清華和燕京,倒有個優勢:它是純個人資本也就是洛克菲勒基金會讚助的,受不到那麼多管轄,自主性比較大。
它的一切完全按照美國頂級醫學院的要求,教學水平以及學生水平絲毫不輸約翰·霍普金斯學院。
協和醫學院校長胡恒德以及洛氏基金會代表顧臨坐著一輛小轎車來接李諭。
李諭笑道:“這裡離我住的東廠胡同很近,不用這麼客氣。”
胡恒德說:“如此才能代表我們對您的尊重,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
此時校園已建設完畢,比較驚訝的是李諭看到了一輛救護車,不知道是不是北京第一輛救護車。另外還有幾輛小汽車,專門供醫生出診。
在汽車稀缺的年代,學校裡還有幾輛專門的卡車運垃圾。
不過李諭不是很羨慕,他的大同大學硬件同樣一點都不差。
“從協和醫學院畢業後,學位受不受美國承認?”李諭問。
顧臨說:“如果是從協和醫學院八年製畢業的學生,可以同時拿到紐約州立大學的醫學博士學位。”
也就是說從協和畢業,直接就是美國醫學博士了,後世博士都很稀缺,更彆提這時候。
呂碧城問:“也有女學生?”
顧臨說:“當然有,而且還是很優秀的學生,將來一定是技術精湛的醫生。”
“我聽說你們每年隻招二十多個學生,投資這麼大,為什麼不多招一些?”呂碧城問,“因為中國太缺醫護人員了。”
顧臨歎道:“我在貴國多年,中國的幾百家醫院考察了差不多一半。我與中華醫學會的伍連德教授聊起過,以當前中國四萬萬五千萬人口算,想要每萬人中有一名醫生,即使全中國所有的醫學院校都超負荷地擴大招生,也需要幾十年才能實現這個目標。短時間很難改變什麼。”
直到李諭穿越前,國內每萬人醫生數差不多是3名多,與老美水平接近。
李諭明白顧臨的想法,說道:“顧先生的意思是,想解決廣大貧困人口的醫療問題,需要先解決上層的指導問題?”
“是的,”顧臨說,“未來貴國肯定會建立基層衛生組織,在城市和農村廣泛開展公共衛生工作。而我們醫學院的任務就是培養出高素質人才,去領導和指導這些工作的開展。因此我們隻求質量,不重數量,如果有不合格的學生,會毫不猶豫淘汰。”
他的說法倒有幾分道理,不過“基層衛生組織”幾字,極難做到。
校長胡恒德說:“今年招收的學生,會全部編入預科班,進行三年基礎學習,打下理化以及生物學基礎。我想單單這個環節,就會淘汰掉一些人。”
呂碧城咋舌道:“這麼嚴格?我曉得理化科目,很難的。”
顧臨說:“沒有辦法,都是基礎課程,也是進入醫學院的尋常要求。”
歐美著名醫學院的學生,必須本身已經是大學理學院的畢業生。換句話說,醫學院是從研究生起步的。
到了後世,一些歐美的醫學院還有類似傳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就不招本科生。
協和醫學院前三年其實很像清華學校,上的課程都是些中文、英文、數學、物理、生物、社會學之類。
這個階段的學習壓力二者也差不太多,協和醫學院的學生在預科期間,要完成中文、英文各192小時的語言學習;數學96小時、生物384小時、物理384小時、化學544小時的基礎自然科學的學習;經濟學、社會學等社會科學的學習;還要從法語或德語中,選修一門作為第二外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至於所用教材和參考書,肯定都是英文原版,老師授課也全用英語,——因為老師都是從美國調過來的。
協和請來的教師薪水很高,每年最少七八千大洋。
對比一下,北大正規教授的工資已非常之高,合下來一年三四千大洋左右,遠遠超過平民乃至高級職員,但也就是協和美籍教師的一半。
協和的學製和美國大學一樣,一個學年三學期,協和醫學院規定:學生在預科期間,協和醫學院的學製與美國大學的學製相同。一學年裡分3個學期。9月至12月中旬是第一學期;1月至3月是第二學期,之後是短暫的寒假;4月至6月是第三學期,學年考試結束後,有3個月的暑假。協和的外籍教師大多在暑假回家探親。
雖然與曆史上相比提前了兩年開學,李諭還是在學生中看到了林巧稚。她剛從鼓浪嶼的廈門女子師範學校畢了業。
協和的學生不多,開學典禮很快就舉行完。
然後又迎接了從長沙趕過來的湘潭醫學院一行人,包括湘雅醫學校校長顏福慶和幾名學生。
“胡校長,顧會長,恭喜了!”顏福慶拱手道,“啊,還有李諭院士!”
胡恒德說:“承蒙顏校長大老遠趕過來指導工作。”
顏福慶笑道:“我哪敢指導你們?你們可是喊出口號要做中國最好的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