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參戰的樓令待在營盤的邊沿,遠處傳來了震天的廝殺聲,看去塵埃彌漫的景象。
衛軍率先出擊,一直到進入攻打齊軍營寨的階段,齊軍才進行抵抗。
依靠營寨抵抗的是齊國庶人,他們隻堅持了兩刻鐘就被衛軍殺入營區,後麵依靠更複雜的地形才堪堪擋住衛軍的推進。
“沒有經過訓練,陣型都列不出來,確實很難在這種正麵交鋒中擋住正規軍啊。”
“齊國這一次又鼓動那麼多庶人,一旦再次戰敗的話,齊國前前後後就要損失將近五萬人口。”
“他們國中無所事事的人,有那麼多嗎?”
現階段的齊國有多少人口?反正齊國沒有做過人口普查,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
當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做過人口普查,其實也是想做都做不到。
以不靠譜的方式來進行猜測,目前的齊國應該有一百三四十萬的人口吧?
因為齊國國策的原因,他們確實是有著眾多無所事事的人,尤其是青少年群體,導致治安方麵比其餘國家都要差勁。
問題出在什麼上麵?
樓令看著齊國廟堂那般來削減人口,還是大批的青少年以及青壯上戰場被消耗,光是想想都替齊國心疼。
輪到晉國的上軍向前推進,齊軍那邊卻是有人過去謁見旬庚,請求晉軍停在原地,等待齊軍出營列陣再進行交戰。
旬庚自然接受了齊國使者的請求。
這種做法到春秋後期仍然是主流,進入戰國時代則是沒有統帥會這樣了。
晉軍與齊國展開了正麵的對壘,雙方竟然是打得旗鼓相當?
郤武來到樓令身後,說道:“齊國的底蘊很強啊。”
樓令說道:“管敬仲給齊國留下的遺產太豐富了。”
這位管敬仲又是誰?他便是管夷吾了。他為管氏,名夷吾,字仲,諡號敬,因此也稱管敬仲。
後世稱為管仲,類如項羽那般,其實這種稱呼的方式,在兩宋之前就是不尊重的做法。
之後兩宋之後為什麼稱“字”不呼“名”,或許是有人太愛他們了?
郤武當然讚同樓令的說法。
不管往後的時代怎麼看待管夷吾,反正春秋時期的人都非常感念其恩德。
哪怕是那些在齊國崛起被一直被欺負的國家,甚至是齊國的死仇魯國,他們可以恨齊國這個國家,對管夷吾卻是不敢有絲毫不敬的。
不因為彆的,隻因為管夷吾在諸夏最危急的時候站出來,輔佐齊桓公強大了齊國,齊國再擔負起“諸侯之長”的責任,率領諸侯保衛了諸夏文明的延續。
在齊桓公薨逝之後,齊國內亂了很久,哪怕是曆經內亂讓齊國的實力遭到嚴重削弱,隻要管夷吾的一些政策得到保留,齊國又很快能夠恢複元氣。
晉國在某些政策上就是照抄齊國,那些政策出自管夷吾,其中包括治軍方麵,也就不怪齊國總是覺得晉國是自己的小老弟了。
“看那邊!”郤武進行提醒。
樓令向著郤武所指的方向看過去,看到一支齊軍正在進行迂回。
那一支齊軍的數量約在三四千人,他們因為速度太快的關係,戰車與步兵已經形成脫節。
恰恰因為戰車與步兵脫節的關係,樓令知道衛軍要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