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的各個貴族確實是在等著欒書能夠做什麼,至於看笑話的心思……,或許有人會有,隻是一定不多。
欒書是中軍將,隻要他一天沒有卸任,有的是辦法整治看不順眼的人。
再來便是,他們一起出證,等於就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一旦有不好結果,反正沒有誰能夠逃得掉。
如果問眾貴族最為重視的事情是什麼,他們當然想要取得這一戰的勝利。
猜測到無法取勝之後的想法?那隻剩下儘可能地保存實力了!
畢竟,隨軍出征的官兵都是貴族的治下,不是由國家去進行征召或培養,可不會有損失多少都不在乎的觀念。
欒書見氣氛沉悶,重新一個個掃視過去,最後目光逗留在樓令身上,點名道:“令司馬。”
樓令直挺腰杆,麵對欒書行禮。
“傷勢可好了?”欒書問道。
樓令答道:“並未痊愈,隻是並無大礙。”
有些傷口哪怕是經過妥善的治療,它真的就沒有那麼容易痊愈,期間還不能出現傷口迸裂,否則就是一次次要有個養傷的過程。
“看意思,想讓我再次統兵出戰?即便我能打,麾下已經折損快一半,好用也不是這麼用的!”樓令已經下定決心,一旦欒書命令出戰,能夠拒絕肯定拒絕,無法拒絕就混一混完事。
不止一次強調過,當前並不是立功就能夠有回報的時代。
要不要進行酬賞,在太多時候就是看上位者的心情,有立下功勞卻不見一絲半毫賞賜的事情,隻能說是屢見不鮮。
更多的是沒有拿得出手功勳,僅是依靠血統就能夠占據高位的例子。
當然了,由於掌握資源不同的關係,有個好出身的人,他們一定是接受過良好教育,一般在占了某個坑之後,大多數能夠比較好地執行權責。
一戰下來損失兩百餘部下的樓令,他過去了將近半個月,每每想起來都還一陣陣的心疼。
老樓家才有多少人能夠納賦?估測數量不會超過一千八百,一下子損失了九分之一,儘管不到傷筋動骨的程度,問題在於樓令能夠征召的官兵真就那麼多而已啊!
回答完的樓令重新坐了下去,導致欒書的眉頭皺起來。
隻不過,與一時讓欒書失望相比,樓令才不樂意承受更多的損失。
上一戰的傷亡統計已經出來,跟隨樓令出戰的一個滿編“師”,回到營寨的人有一千六百餘。
這個數字比樓令預想的要多出三百人,算是一種心理安慰了。
晉軍有渠道了解鄭軍的損失。
根據一些人的透露,僅僅是那一天交戰下來,鄭軍戰死一千七百餘,重傷員達到四百多,確認殘廢了三百餘人。
那樣子的話,晉軍就是折損九百多戰力,換了鄭軍兩千四百多戰力。
僅從戰損比,無疑是晉軍占了優勢,關鍵在於軍隊不是屬於國家,一兵一卒都是來自貴族的私軍,無論晉國或是鄭國的貴族,一定都心疼得要命。
一場會議下來,欒書隻是通報了援軍即將抵達的消息,沒有其餘更多的安排了。
“令麾下的折損已經過半,很難再出戰了。”智首像往常那般,其餘人都離開,他選擇留下。
欒書打了個“哈哈”想糊弄過去,才不承認自己剛才有意讓樓令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