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後,杞君問了樓令不少問題。
講道理的話,一國之君不至於親自跟一名外臣直接交流,要麼是通過大臣,不然乾脆就是宦官,總之初次見麵就親自進行交流真的屬於不多見。
一開始,杞君姑容問的是樓令幾次征戰的經曆,慢慢開始涉及到老樓家的家世。
“外臣卻是不知道祖上為什麼會到晉國,亦是不知道從哪裡遷徙到晉國了。”樓令當然是講實話。
杞君姑容沒有露出意外的表情。
真的,多數家族無論當前強盛或是衰弱,基本上就是那種情況。
那些知道自己出身,能夠將族譜追溯得明明白白的家族,一般就是沒有進行過跨國遷徙,乃至於家族剛剛獨立不久。
一直沒有吭聲的杞朔知道輪到自己入場了,說道:“中原姒姓還能是來自哪裡呢?”
樓令適當地露出探尋的表情,問道:“怎麼說?”
杞朔笑嗬嗬地說道:“自周天子立,中原隻有我國與鄫國的公室為姒姓啊。”
姒姓的諸侯國並不少,除了杞國之外,還有一個鄫國也是姒姓,其餘大多分布在南方和東南區域。
鄫國現如今還健在,隻不過他們比杞國還要弱小,全國人口不知道有沒有兩萬,勢力範圍比現代一個縣都要小。
姒姓諸侯最有名的是越國,隻是到了勾踐時期所乾的事情嘛……
杞朔看樓令還是一臉的迷惑,解釋道:“我國和鄫國都有過舉國遷徙,隻是鄫國並沒有分支前往他國,我國則是有不少分支散落往眾諸侯處。”
話已經夠明顯了。
樓令適當地露出驚訝的表情,再看向杞君姑容,做出欲言又止的作態。
杞君姑容的身份不允許主動認老樓家為親戚。
能夠有那種表態的隻能是杞朔。
所以,杞朔笑眯眯地看著樓令,說道:“想來令大夫祖上應該是其中的一支?”
樓令就看到杞君姑容幅度很小地點了點頭。
都這樣了,對吧?
樓令要是反駁,是不是太不給麵子了呢?
大家都是姒姓,追溯起來肯定是同一個祖宗,沒有什麼吃虧占便宜的說法。
“原來是這樣啊!”樓令認了下來。
杞君姑容也就很嚴肅地說道:“寡人會讓太史詳細查一查,有哪些分支到了西邊。”
不明確說晉國的原因太簡單。
杞國進行舉國遷徙那會,當時的晉國勢力範圍可沒有現在那麼廣袤。
而杞國不止有一次舉國遷徙,前前後後一共舉國遷徙了三次之多,最初大致在今河南的杞縣一帶,後來遷到今山東的新泰,後又遷至昌樂,再至安丘一帶。
杞國的每一次舉國遷徙,背景都差不離,全是被鄰居給逼的。
杞朔有一點說得沒有錯,杞國每一次進行舉國遷徙,不止是公族散落出去不少,連帶貴族也有不少跑路,要不然一個從商朝就建立的國家,傳承沒有斷過,真的不至於混得現在那麼慘。
關於樓令的家世話題,到了這裡也就結束。
當場認親戚,那肯定是不會發生的事情。
畢竟,杞君姑容要臉,在晉國成為“下大夫”又爬到司馬一職的樓令同樣要臉,哪怕是一種“郎有情妾有意”的情況,過於草率對雙方都不是什麼好事,起碼要一再經過詳查,隨後再真正確定嘛。
因為雙方都展露出明確態度,現場的氣氛自然是變得更融洽,隻是杞君姑容要有為君者最起碼的矜持,宴會進行到一半杞君姑容離開,留下包括杞朔在內十多位杞國大臣或貴族繼續作陪。
到後麵,樓令直接就喝撐了,不想再灌隻能提出告辭。
當前的酒,不管是哪一個類型的酒,度數方麵委實高不到哪去。
真正有烈酒,其實是蒸餾技術被搞出來之後了。
酒的度數不高,樓令喝起來想醉很困難,屢屢就給喝撐了,很多時候不得不裝醉。
在樓令離開後,杞國君臣又做了什麼,反正樓令是不會知道的。
“咱們要變公族後裔了?”樓黑豚當然有隨同,隻是不夠資格進入大帳,待在帳外有聽了幾耳朵。
老樓家不知情的其餘人,他們立刻看向樓令,一副震驚又茫然的模樣。
“不是也該是,都是姒姓,沒有誰吃虧。”樓令可不是魂穿過來那會,什麼都不懂。
成為某諸侯後裔,血統就不再低於任何人。
杞國根本對晉國不可能造成任何威脅。
所以,成為杞國公族後裔這一點,對樓令來說根本就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