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令現在越來越有一種預感。
那個預感便是,樓令認為晉君獳的下場恐怕會非常不妙。
秋收的季節到來,各處戰事沒有停止,想要撤軍回去秋收的公族封君則是被趙氏拖住,能夠預料到公族今年的秋收會遭到影響。
沒有出兵參與圍攻趙氏的其餘家族?他們自然是按部就班展開秋收,有些頭腦靈活的貴族則是想著秋收之後準備出售糧食,好好地給賺上一筆。
“咱們家不賣糧食。”樓令知道公族封君因為秋收缺乏人手的關係會受到影響,進而推斷出糧價會漲。
如果動蕩會在短期內結束,樓令自然願意趁機賺上一筆。
關鍵是什麼?樓令不止知道郤氏一時半會無法拿下“溫”地,還確認單憑祁氏根本不可能攻克“趙”地。
隻要“趙”城還在趙氏的控製之中,趙氏也就不等於遭到覆滅,其餘地方的趙氏眾人,他們不會停止抵抗。
至於“溫”地?它已經無法將糧食運往各處,作為一個產糧地的價值發揮不出來。
問題在於“溫”是個產糧地,代表城中根本不缺糧食儲備,趙氏守城就能夠跟郤氏耗很久的時間。
趙氏的“政治中心”不倒,另一個“戰略要地”也在堅持,必然給予各處的趙氏眾人帶去更多的希望。
有希望跟沒有絕對不一樣,公族的一眾封君有充足的機會去親身體會將有什麼不同。
“恐怕……,不是願不願意賣的事情吧?”阿嬌跟樓令站在田埂邊上,看著眾多農奴進行勞作。
當前,每一個家族從事農業的人手,他們的確大部分是農奴的身份。
自耕農?現在其實真沒有這一種類彆。
目前名下有土地的人,身份起碼是“徒”了。
那麼,在“徒”以下,也就是普通黎庶,除非他們自己在野外開墾農田,否則屬於某貴族治下,一定是給貴族乾活。
那些非農奴卻又要給貴族乾活的人,他們的身份稱為“屬民”。
而屬民的吃、穿、喝以及其它用度由貴族提供,他們也能夠離開這個家族,前往其餘家族。
在待遇方麵,農奴肯定比不上屬民,絕大多數家族甚至在農奴乾活期間不會解開鐐銬之類,為的就是防止農奴逃跑。
這一次趙氏遭受苦難,樓令聽說很多趙氏的屬民自發抵抗,哪怕是損失極其慘重,退縮的趙人仍舊不多。
更令人感到驚奇的事情是,趙氏的各種奴或隸,他們竟然也加入到抵抗。
樓令很好奇趙氏怎麼對待自家的奴和隸,使得他們在趙氏遭受攻擊之下願意挺身而出。
畢竟,無論屬民或是奴、隸,戰爭出現結果之後,他們也仍舊會是屬民、奴、隸,根本不會因為在戰爭中是否有出力或立功而改變身份。
“難道是有人對他們許諾了什麼?”樓令知道趙氏目前群龍無首,哪怕有人許諾,也要屬民或奴、隸相信,因而認為這樣的可能性極少。
那麼,隻剩下趙氏平時對屬民、奴、隸不錯,使得他們感恩這一點了。
樓令對家族中的核心族人、家臣、族人、附庸、屬民、隸、奴早就進行了區分,每一個階級都有屬於他們的待遇與福利。
在老樓家,即便是底層的奴,不敢說一定會吃飽穿暖,起碼不會遭到無緣無故的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