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指揮大軍方麵,樓令很有自知之明,知道比起一些家族傳承豐富的家族,以及一些打小就接觸軍事的貴族子弟,無論經驗或是容錯率都要相差一些。
搞字麵理論對樓令來說可就不一樣了。
接受過應用教育的人,他們最不怕的就是搞紙麵理論,隻要經過基本的考驗,不止能夠邏輯通順地完成紙麵理論,想要玩出各種花樣都行。
“欒書從‘兩’開始擴兵,一乘戰車連帶車組成員在內擴編到七十五人,一個滿編軍團就是三萬七千五百人了。”
“這樣的一個滿編軍團,在編人員就是其他諸侯國三個‘軍’的規模,差彆是戰車規模仍舊相同。”
“晉國現在肯定沒有那麼多‘士’和‘徒’,估計連各種‘大夫’的數量都不足。”
“如果這個擴軍方案執行,對於各個缺乏機會的人,無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拿老樓家來說,有“大夫”爵位的也就樓令一人。
因為樓令本身隻是“下大夫”爵位的關係,他自然無法給其他人封爵,連封“家大夫”都沒有辦法。
畢竟,樓令隻是“下大夫”而已,家族內部有其餘人與之平爵,或是爵位超過一家之主,屆時一定要麵臨權威上的衝突了。
樓令也意識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一旦晉君獳認可擴軍方案,晉國勢必是要曆經驚濤駭浪,起碼會在極短時間內有大批人獲得爵位,也有一大群人將會得到升爵。
在之前,樓令還以為在晉君獳時代,自己的爵位無法動彈一下,沒想到機會那麼快就來臨了?
“君上。”樓令耗費了七天的時間,將該整理的資料整理好,謁見了晉君獳。
“這是臣近期整理好的一部分。”樓令親手將擺放竹簡與文牘盤子放到案幾上麵,再拿出那些重要的部分,一一攤開了讓晉君獳審閱。
晉君獳有在認真看,發現有看不懂的立刻就問。
“君上,我們擅長魚鱗陣,每一處陣眼必定需要一名區域主將,再佐以相關的近衛配置……”樓令有自己的目的,肯定要更加耐心地來一一解釋。
因為需要仔細解釋的關係,樓令不免要使用更多的詞彙。
可不要小看一個文明的詞彙,曆史越悠久的文明,誕生的詞彙一定更多。
諸夏文明走到春秋階段,其實正是進入到了多創造詞彙的“年齡”階段。
也就是說,春秋或者以前,諸夏的詞彙並不那麼多,用語言溝通都不一定能將某件事情描述得夠明白。
晉君獳從樓令這裡聽到了很多沒有聽過的詞彙,訝異地發現哪怕是第一次聽,竟然能夠無障礙地瞬間秒懂,注意力慢慢轉移到樓令的遣詞用句上麵,關於擴軍方案一時間不是那麼關注了。
跑題了嗎?其實也沒有。
晉君獳有足夠的權力來決定要不要使用那一套方案,哪怕明知道方案一非常不錯,為了刁難都能夠讓臣子繼續改。
樓令在發現晉君獳注意力不對勁之後,有意減少了新詞彙的使用,慢慢將晉君獳的注意力重新拉到了正確的地方。
“所以,你的意思是,擴軍勢必要增加很多有爵位的人。”晉君獳之前就意識到這一點,在意的事情樓令為什麼要提醒。
樓令說道:“軍律是臣製定,臣還參與擴軍方案修訂,不知道能不能夠請求君上給臣升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