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嘛……
樓令不去思考魏顆來告訴自己這個消息有什麼目的,很直接地站起來走向智罃,問道:“你剛生下一名閨女,周歲都沒有過,跟趙武定親了?”
智罃早發現樓令靠近,沒想到說得是這個,下意識又看向正在從樓令位置走開的魏顆,皺眉說道:“他恰好聽到,不該由他去告訴你。”
是吧?
魏顆那麼做,舉止令人看不懂。
樓氏和旬氏不可能因為這麼一件事情有裂痕,導致魏顆會顯得很多嘴,再惹得智罃非常不開心。
“我不明白。”樓令乾脆就坐在智罃邊上,低聲說道:“韓氏付出什麼代價,能夠讓旬氏參與到為趙武保駕護航?”
更大的不明白就是之前所提到過,哪怕卿大夫因為想跟晉君獳對抗而爭奪趙武的控製權,趙氏的封地已經遭到瓜分,一旦趙武複立趙氏,他們逼迫幾個家族拿出到手的土地和人口,對各個家族有什麼好處。
智罃必須考慮樓令的感受,有些不能夠說的話,變得必須講給樓令聽,附耳過去說道:“欒氏、郤氏圖謀轉為卿族,韓氏隻能追隨。”
什麼玩意?
此前,晉國可沒有“卿族”這個詞。
至於“卿族”是什麼意思很容易理解,無非就是“卿位家族”而已。
那麼就是,郤氏、欒氏和韓氏都不想當純粹的公族,他們要自主跟公族進行切割了。
講實話,儘管事先已經有些猜測,等真正知道欒氏、郤氏、韓氏實施行動,還是讓樓令的腦袋瓜子有點“嗡嗡”作響。
智罃以為樓令看不明白,再次附耳說道:“先氏滅得不冤。”
也就是說,作為公族的先氏固然有取死之道,沒有看到晉君獳因為先氏是公族而有所留情,甚至都趕儘殺絕了。
晉君獳為了圖謀趙氏,花費了十多年的時間進行部署,乃至於都嫁了自己的同胞妹妹。
君主算計臣下已經很過份,嫁出妹妹再滅掉妹夫的家族,還想控製外甥再算計其餘家族,看上去玩得相當複雜,等有人反應過來,不免發現是奔著所有家族去的!
樓令無聲對智罃拱了拱手,要退開卻又硬生生止住身軀,說道:“之前有一個叫公孫杵臼的人不通報在‘平陵’活動了三個月之久。我原以為是下軍將示意他向我求援,對方沒有請求謁見,離開‘平陵’去了秦國。”
智罃知道公孫杵臼是誰,說道:“他去秦國?”
是的,樓令派人關注公孫杵臼,確實發現是去了秦國。
“似乎……,也算正常。”智罃又是沉吟了一下下,才往下說道:“晉國趙與秦國趙承認互為一趙,趙武想要複立趙氏,勢必要尋求秦國趙的幫助。這樣才是宗親,也有利於趙武長大後步入中樞。”
樓令心裡又開始泛酸了。
看看吧,趙武好命到這等份上。
將邯鄲趙踢到一邊不算,趙氏的直係族人死得隻剩下趙武一人。
生長於“下宮”的趙武明顯得到了晉君獳的教導。
沒有長大的趙武已經有了來自母親孟姬備下的幾塊封地作為複起資本,尤其晉君獳已經謀劃讓祁氏將“趙”地終有一天還給趙武所有。
韓厥一直在為趙武奔波,看上去已經有些不像是單純要報恩,搞得趙武就像是韓厥的親兒子,甚至比親兒子還親。
這就造成一種現象,趙武什麼都沒有來得及做,早有人將他所需的一切都準備好,包括一個家族實力不差的妻子。
也就樓令不知道一點,從趙武複立趙氏,到娶妻生子,以及獲得卿位,事事被安排妥當,輪到幾乎所有人倒黴,趙武還遇到了姬周得到異常的信任與寵愛。
用上帝視角來看,趙武的人生壓根就是開掛在玩,一生有人掰開嘴巴在喂東西,過上了躺著就能躺贏的人生。
那並不是在開玩笑!
其中包括欒書改革軍製,才有趙武能夠背靠強大的晉國各種在國際舞台縱橫,打出了第二次“弭兵會盟”的格局。
所以說,彆看有的人很慘,他們出生含著金鑰匙,全家遭殃都影響不到,後麵還能躺著贏了人生,再給子孫後代留下偌大基業。
這樣的人,他一生的際遇比寫小說還誇張以及不合理無數倍!
最要命的是,類似於趙武這種人,僅是諸夏曆史就不少見。
“司馬!”
樓令剛坐下又得站起來。
在剛才,欒書湊到晉君獳邊上聊了很久。
目前並沒有限製朝會期間不得走動與交流,才有其餘人各種來回走動。
很顯然,欒書已經跟晉君獳私下交流完畢,輪到問樓令一些細節了。
所有人都停下自己的動作,等著看欒書來怎麼提問。
好些知道欒書小心眼的人,他們甚至在猜測欒書會為難樓令到什麼程度。
隻不過,他們猜錯了。
欒書非但沒有刁難,相反對樓令的細節補充萬般讚賞,尤其是對樓令提出“預備役”這個設想驚為天人。
晉國有多少人口,沒有人知道精確數字。
各個家族倒是很願意有族人升爵,但是他們肯定不樂意大批無爵的人獲爵,更不想多出一大批的“徒”或“士”來切割自己的封地。
說到底,誰獲得了名爵,國君出土地會讓各個家族分出一大批人,短時間內這些人會聽從家族號令,隔上幾代人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如果是各個家族出土地,他們確實又不樂意了。
樓令考慮到了很多種的情況,包括一時間多出大量“徒”不現實,哪怕是給予“徒”的身份也不代表他們就真的成為戰兵,建議新設了“預備役”這個階層。
如果用春秋晉國的命名,樓令提議新設“預備役”得到通過,晉國將會產生“羨”這個階級。
這樣一來,晉國也就有了亦兵亦農的新階層了。
在原有曆史上,增設“預備役”本是欒書在第一次改革之後的數年,認識到晉國無法支撐擴軍之後的編製框架,實在是被逼得沒有辦法才想出來的應對方案。
晉國君臣並不傻,他們隻是對於沒有發生過的事情缺乏經驗,看到樓令建議的“預備役”方案,哪能不知道不止符合實情,也堵上了這一次改革最大的漏洞了呢?
所以,欒書儘管心裡非常不舒服,他不能找樓令的麻煩,乃至於要對樓令堵上最大漏洞找機會進行報答。
這……,其實也是樓令不怕欒書往死裡報複自己的依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