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恢複交戰之後,雙方的第一天打到下午就各自收兵。
不用多說,那麼早收兵肯定是有一方承認打不過,不然該是交戰到傍晚才對。
“鄭軍再一次認輸了。”
“偃旗嗎?”
“對,偃旗。”
“看來是被楚國君臣逼急了。”
進行偃旗的話,出戰部隊要交出一半,另一半在隨後的交戰中也不能再出戰。
這樣看,鄭國君臣分明是利用規則,忍痛交出一半人手,換取另一半人手得以保存。
為什麼說鄭國君臣在利用交戰規則?指的就是偃旗之後,另一半的部隊不用再出戰。
類似的事情鄭國做過不止一次,偏偏是在規則範圍之內,晉國或是楚國不想徹底將鄭國逼得投靠對方,哪怕是心裡再覺得惡心也要接受。
屢屢那麼乾的鄭國,他們在戰後要拿出一大筆資源,贖回充當“抵押”的被俘人員。一再這樣搞下來,鄭國留存了足夠的自保武裝,國力則是不免一次次被削弱。
一下子折損掉半數以上的“大夫”、“士”、“徒”,人死了可無法死而複生,真那樣鄭國可不止是被削弱,還有亡國的風險。
所以了,明知道一再投降輸一半會損失國力,鄭國君臣兩害相較取其輕,隻能是做出認為損失最小的選項。
新一次會議之上,郤錡和中行偃都臉上掛著笑容。
鄭軍投降輸一半,投降的正是上軍。
有約七千鄭軍成了上軍的俘虜,贖買環節不需要交稅,郤氏和旬氏多少算是發了一筆。
相比之下,欒書和士燮的臉色就有些陰沉了。
不是因為彆的,中軍與楚軍交戰雖說互有損失,得知上軍損失不大且抓了七千多俘虜,有人比自己過得更好,心情會美麗才是怪事。
“明日,由上軍與下軍出戰。”欒書是中軍將,有做出相關安排的權力。
這種安排倒也顯得合理。
上軍幾乎沒有損失,占了不小的便宜,士氣正旺著呢。
重新恢複交戰的第一天,下軍並未出戰,隔天安排出戰任務屬於正常。
郤錡和樓令先後站起來,應道:“唯。”
他們會議進行到一半,有人進來通報,說是天空烏雲密布。
欒書帶人出去張望,看到天空果然布滿了烏雲。
近一段時間,鄭國北部和衛國、曹國的地界時不時會下一場雨,多少已經影響到了晉軍的後勤補給。
今天大一早,人們已經看到朝霞。
隻是,當前沒有“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的諺語,無從判斷是不是要下雨了。
“明天……”欒書說著,感覺到鼻梁被什麼敲了一下,瞬間有了涼意,伸手一摸,摸到了水跡:“趕緊讓人將柴火藏好。”
他們每天都會派人外出砍柴,肯定有大批木頭堆放在野外。
如果是白天,烏雲密布一下子就會被察覺到。
進入夜晚之後,本身沒有多少人會待在室外,有夜幕的掩護也平添了掩護,沒有月色的夜晚要特彆注意才能發現點點星辰不見了。
晉軍、楚軍和各國的各處營寨逐漸增加了火光,能夠看到人影幢幢,他們忙碌地將木材、乾草以及不能淋雨的物品搬進帳篷或窩棚裡麵。
雨一開始就不小,後來雨勢變得越來越大。
遭遇到這種情況,不管隔日白天有沒有仍在下雨,打肯定是打不起來了。
原因?下了一場大雨,局部窪地會有積水,泥土變得鬆軟,自然環境使得不再適合列陣交戰,無論哪一方都不想增加交戰難度,自然是縮在營寨裡麵不出來。
當夜,不少人遭遇了帳篷或窩棚漏雨的困擾,有人甚至堵了一夜沒堵成,也就一夜沒有合眼。
能夠睡著的人,睡前耳朵裡全是雨滴拍擊的聲音,偶爾還能夠聽到雷鳴聲。
因為烏雲密布的關係,天色放亮的時間比晴朗天氣更晚,雨也是一直沒停地下著。
既然是在下雨,自然也就無法埋鍋做飯,絕大多數人隻能吃前天剩下的食物,少數人能夠在帳篷內點爐子,吃上熱騰騰的食物。
樓令就是刻意吃上熱騰騰食物的人之一。
貴族嘛,哪怕出征都會攜帶上一應的烹飪工具,其中包括本來可以移動的各種火爐子。
“雨不知道會下幾天。”樓令多數時候,不喜歡下雨的天氣。
當前無論是在哪裡,一旦下雨就會讓路況變得非常糟糕,並且在感冒有極大概率病亡的時代,誰都不敢隨隨便便淋雨,以至於下雨就要讓很多事情出現停擺。
其實,無論是晉軍或楚軍、鄭軍等等人,他們事先都會找當地人打聽氣候,多少有遭遇下雨天氣的心理準備。
因此,下雨對他們來講真不是意料之外,沒有想到的隻是雨勢會在夜間來臨。
正在下的雨,雨勢大概算是中雨?
由於昨晚雨勢很大的關係,絕大多數的帳篷或窩棚的室內已經浸水,搞得連在帳篷或是窩棚內都難以安生。
畢竟,當前沒有床,睡覺的榻都是鋪在地上,一浸水連個睡覺的地方都沒有了。
哪怕有床,排除掉個彆人,絕大多數人會帶著床出征嗎?
此時此刻的樓令坐在案幾之上,感受著腳底板的潮濕,臉上掛著苦笑。
帳篷內的箱子等物品已經搬到高處。
至於地毯?即便國君住的帳篷都沒有鋪設地毯,樓令有那個財力也不會搞特殊。
“從什麼時候開始,搭設營地的時候,帳篷會加高呢?”樓令所指的是中軍大帳,不是誰的帳篷都那樣。
很多的影視作品之中,中軍大帳與其說是帳篷,不如說是蓋著一層帳布的木屋,基本都是有地基且加高的款式。
下雨之後,有眼睛就能夠分辨出有無加高的區彆。
而在當前時代,哪一個人的帳篷都是在平地紮起,地麵乾脆就是原生的土地,乃至於草都沒有清除。
相反,搭設窩棚的話,還要將地麵清理一遍。
所以說,出門在外無論是什麼人,有現成的屋子借住也便罷了,野外紮營的生活質量都不會太高。
這雨一下,直接連續下了三天,期間最小的雨勢也是小雨。
“還要下多久啊?”
“聽當地人講,這個季節一旦下雨,一般要連續下個十來天。”
“我都聽說衛國發生水患了。”
“衛國出現水患,不是挺正常的嗎?”
樓令這邊,今天來了郤錡、郤至、中行偃和士匄。
他們不是相約一同過來。
郤錡和郤至倒是一塊來的。
後麵,中行偃和士匄獨自前來。
這些人當然不是閒得沒事乾,願意屈尊降貴來樓令這裡閒聊。
樓氏有很多超越這個時代的行為,大多顯示在各種造物上麵。
拿下雨天氣之下,其餘家族隻能啃沒有溫度的乾糧以及喝冰水,樓氏眾人卻是可以吃上熱食與喝上熱湯,生活質量真的就是不一樣。
而造成這種不一樣的理由是,樓氏有鐵鍋,還有鐵架子能夠架起火爐。
樓氏與郤氏、範氏、旬氏的關係擺在那裡,有條件肯定要支援一下關係好的家族。這些家族的家主或核心成員,怎麼都要來表示表示的嘛。
剛才有人提到衛國出現水患,又有人說衛國發生水患很正常,根本原因是大河改道的所造成的影響。
不止是衛國,大河中下遊沿途的國家,一旦大河上遊下暴雨,他們或大或小都會遭殃。
實力大減的衛國,他們無力去整頓各條水係,隻能眼睜睜看著水患肆虐,想辦法也隻有祭祀這一條選項。
求神當然沒有效果,一到雨季還是水患連連,可是每一次都還繼續祭祀,真的就是求一個心理安慰了。
結果是什麼?衛國持續衰弱下去,並且衰弱不可逆轉。
“你這,什麼時候搞的?”郤至問的是樓令帳篷內用木板加高。
樓令笑嘻嘻地問道:“要不要幫你弄一弄?”
郤至笑罵道:“那肯定要。”
樓氏有專門的工具,切木板並沒有多麼難。
一開始沒有弄,純粹就是沒有必要而已。
中行偃提醒道:“我們都有,君上怎麼能夠沒有。”
是這個道理。
樓令當場就吩咐人去做。
“不會漏了中軍將吧?”士匄見沒人提,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心理,提了一句。
樓令當作沒有聽到。
所有人都是相同的待遇,怎麼顯示出待遇上的區彆?
另一個事實就是,樓令太清楚不是一件兩件事情能夠感動欒書,有過一次得罪就已經上了名單,得罪過後就彆想著去認慫,認慫反而會惹得欒書千方百計進行針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