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線上的楚軍退去,他們耗費約一個時辰來收集材料,隨後又有楚軍開始推進。
這一次,向前推進的楚軍攜帶了用來填溝渠的各種材料,從捆起來的木柴、雜草,到各種石頭以及包起來的沙土。
所以說,隻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是比困難多。
有阻擋去路的溝渠,真的可以填好它,部隊就不用受限了。
楚軍找到了辦法。
晉軍也有自己的應對。
“放箭!!!”
晉軍在楚軍抵近到射程,專職弓箭手與臨時持弓的人,他們聽從指示進行射箭。
刹那間,地平線升起一朵朵由眾多箭矢組成的烏雲,它們在飛行中帶著破空的“咻咻”聲,落到了正在前進的楚軍隊列之中,一聲聲悶哼或是慘叫響徹,中箭的人倒下打亂了隊形,隻是未能阻止其餘楚軍繼續前進。
習慣了戰爭的人,他們絕不會被幾波箭雨嚇得走不動路,隻是內心裡的恐懼不會缺少半分。
其實,麵對危險感到恐懼是一件好事,那是一種生物的本能,這種本能來自基因,有這種本能才保證族群得以延續。
人類能夠成為萬靈之長,主要原因就是不像動物一切受到本能的驅使。
人類因為存在高度智慧,可以壓製一些本能,在冒險之心驅使下取得更多的成就。
例如人類戰勝對火焰的恐懼,能夠使用火焰來乾很多事情,包括進行烹飪,幾百萬年持之以恒吃熟食的情況下,與其他動物在進化道路上岔開了分支。
晉軍射出的箭矢很密很急,沒有披甲的楚軍成片倒下,隻是當場陣亡的楚軍仍是少數。
畢竟,箭矢不是子彈,兩者的動能不能一概而論。
箭矢當然也有動能,隻是穿透人體隻是貫穿傷。
子彈要是射中人體,它的動能絕不會一時間就消失,會在人體內各種亂攪,正麵的傷口一個小孔,體內肌肉或內臟會被攪爛,貫穿出去一定是帶走大量血肉有一個大窟窿。
所以了,中箭卻不是要害,不會第一時間死亡,處理妥善也不會留下後遺症;被子彈擊中的話,尤其是步槍類的子彈,哪怕是四肢中槍也基本殘廢。一旦是被機槍掃中,真不是電影或連續劇裡麵隻有幾個小孔的效果,無論掃中哪裡一瞬間那裡絕對是被撕裂開,甚至是整個人都碎了。
衝鋒的楚軍,他們的傷亡比例達到三成,剩下的人情緒崩潰,第一個轉身跑,帶動第二個、第三個,直至成隊的人調頭就跑。
戰場上就是那樣,大家都在衝的話,再害怕也會一直往前衝;有人開始掉頭逃跑,本來稍有恐懼的人立刻放大了恐懼,一個卷走十個,十個能夠卷走幾百個,帶動了全麵的崩潰。
“能堅持多久?”郤至問的是一條溝渠被填滿的時間。
樓令搖頭說道“最多不會超過兩刻鐘。”
那不止是取決於楚軍的意誌到底多強,還要將晉軍的箭矢儲備以及用法考慮進去。
第一波楚軍崩潰。
很快,楚軍的指揮層驅使第二波人發起衝鋒。
這一次,子革安排弓箭手跟隨衝鋒。
晉軍先行阻擊,隨後楚軍進入射程反擊,雙方的遠程部隊互射,攜帶材料衝鋒的楚軍可算是成功填溝渠了。
當然不是楚軍一次衝鋒就將溝渠完全填滿,兩邊的遠程部隊持續互射,負責填溝渠的楚軍衝了四波可算是填出可以落腳的地方。
楚軍填溝渠的時間跟樓令估計相差不大,隻是絕不是填好溝渠就算完事,他們還要麵對戰線上的晉軍。
這四波衝鋒的楚軍,他們除了挨箭雨之外,還要麵對晉軍長矛手的攻擊,發狠的楚軍到後麵甚至連袍澤的屍體都填進溝渠裡麵。
溝渠被填上之後,衝鋒的楚軍卻是遭到晉軍刀盾手的反衝鋒,雙方在溝渠附近打得十分激烈。
晉軍刀盾手推進到前方在展開血腥殺戮,後方的晉軍則是抓緊時間搬離填充物,隻是填充物並未全部搬離,會留下己方刀盾手後撤的通道。
“讓刀盾手回來!”樓武又一次抵達第一線。
樓武很享受上陣廝殺,有機會就會親臨前線作戰,吸引了一批悍勇的人充當隨扈。
作為父親的樓令當然察覺到樓武開始在釋放個人魅力,暫時沒有乾涉的想法。
戰場上很嘈雜,想要用呐喊明確傳遞指示很困難,需要有人上前招呼。
晉軍刀盾手進行反衝鋒,麵對手裡抱著填充物的楚軍,一開始是一邊倒的屠殺,甚至都衝到楚軍弓箭手隊列裡麵,等新一批攜帶武器楚軍衝上來才像是在廝殺。
想要回家的楚軍十分頑強,換作以往該是被敗兵卷著後退,導致晉軍一衝到底,形成全麵的潰敗。
他們這一次確實硬頂了下來!
“是樓氏的部隊吧?”子革深深皺眉。
許偃說道“隻有樓氏有那一類兵種。”
子革嚴肅地說道“樓氏是大敵啊!”
主要是子革從樓氏身上看到了吳國的影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晉國其餘家族來來去去就那麼幾招,樓氏每每能夠玩出新的花樣。
楚國為什麼覺得吳國是個麻煩?真的不是吳軍在堂堂正正交戰的時候有多麼能打,根本就是吳軍的手段太過卑鄙,經常會讓楚軍防不勝防。
晉國樓氏的手段倒是不像吳軍那樣卑鄙,可是樓氏的軍隊一樣善於利用地形,再來就是樓氏的武器裝備太好了。
僅僅是樓氏的披甲之士較多這一點,楚軍打起來就非常難受,輸贏都會讓楚軍付出極為慘痛的傷亡代價。
“失敗了!”子革說著用力拍向車壁,手被反震得又疼又麻。
是的,楚軍的又一次努力失敗了,他們丟下近六百具屍體,灰溜溜地退到交戰區域之外。
許偃問道“繼續嗎?”
這還用問的?
子革吼道“繼續!”
起碼楚軍已經能夠殺死殺傷晉軍,不再像第一次連短兵相接都做不到。
楚軍一批又一批地衝鋒,反複地拿材料填溝渠,過程中遠程部隊對射,填好溝渠進入短兵相接。
“堅持的時間遠比我想象來得更久。”郤至已經在構思怎麼模仿和改善,日後有機會也要這樣玩。
當然了,其實郤至也明白一點,想要複刻今天的戰法並不容易。
之所以說不容易,主要是晉軍極少打防禦戰,通常是進攻的一方。
隻是,能夠學到新招術,哪怕可能用不上,至少能夠讓家族有多的戰法儲備,完全是一種好事。
兩軍打著打著,變成在填滿與清空溝渠中競爭。
這種情況就類似於打城池攻防戰對城牆的爭奪,隻是溝渠無法與城牆相比較。
“楚國的強大不是沒有道理的。他們實在是太擅長學習了!”樓令已經在戰場上看到手持盾牌與短戈的楚軍。
楚軍本來就有盾牌,一般是一人高的塔盾。
這種塔盾主要由木頭組成,頂多在盾牌中間釘上一小片金屬片。
塔盾足夠大,重量通常超過二十斤。這也就導致扛起塔盾,很難再手持武器。
所以了,諸夏的盾兵,他們通常就扛盾,作為專門的防禦兵種,不負責進行攻擊。
列國當然也有塔盾,隻是盾兵隻有個彆場合能夠發揮效果,以至於春秋時代的戰場上很少見到。
手持盾牌與武器的楚軍,他們並不是扛著塔盾,壓根就是臨時用木枝或其餘材料編成的盾,材料各種各樣,造型也是千奇百怪,勝在就是有防禦效果。
樓氏的刀盾手,他們手裡的圓盾並不是金屬材料,其實是用藤條編製而成,並且沒有加上蒙皮,重量不會超過兩斤。
楚軍臨時製作盾牌的理由太簡單,他們反複衝鋒有大量的士兵倒在箭矢之下,哪怕第一時間死去的人隻有兩成左右,損員還是十分嚴重,自然要臨時製作防具減少傷亡了。
彆說,楚軍有了臨時製作的盾牌,果然減少了衝鋒途中的死傷,更多的楚軍衝到第一線與晉軍展開近身肉搏。
隻不過,楚軍很快發現情況並沒有得到多大的改善,一切隻因為晉軍的長矛手太多,列成隊又是一支支長矛在前,簡直與刺蝟無異。
麵對這麼一種刺蝟,楚軍即便是衝上去,他們的武器比晉軍短,位處第一線的楚軍充分體驗到了什麼叫一寸長一寸強。
當然,任何武器的運用都要看場合。
這裡的戰場並不開闊,可是絕非樹林或城池的環境,長兵器自然有發揮空間。
要是換作在樹林或城池裡麵?長兵器太容易磕磕碰碰,真的很難施展得開。
樓氏的長矛有四米,講實話就是比較常規。
要知道戰國時代的秦軍長矛,其中有七米長度的長矛,那才叫真的長!
並且秦軍長矛的杆可不是細款,直徑約是兩厘米左右,還是使用硬木,與西方長矛使用細杆可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