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中關村,現在聽著挺洋氣的,互聯網公司聚集地,其實原名中官村,是太監退休後的聚居地。
五棵鬆聽著是老地名,應該有鬆啊。
確實有,不過這古鬆在65年因為修地鐵,枯死了。
這地方當年是j的治安盲區,打劫的多,過往的商戶就約在這五棵鬆樹下結伴而行
珠市口原來賣豬的,吉市口賣雞的,鑼鼓巷原來叫羅鍋兒巷等等。
自從徐得庸和徐慧真結婚後,徐慧真也沒有收他的私房錢,而且還把家底告訴了他。
家底的大頭是公私合營的贖買錢,以及賀老爺子攢的一部分錢,加起來有幾千塊,當然不包括家裡的那些東西的價值。
嘖嘖,真是一個小富婆,不然“劇中”也買不起拖拉機和片爺的大宅子。
工資改革後,徐慧真現在私方經理的工資四五十塊,而且每月還有分紅,隻多不少。
這一盤算,徐慧真以後給賀永強夫婦治病,對他們兩個閨女好,也就有點情有可原。
畢竟,這家底都算是老賀家的,雖說賀老爺子臨終說了,不給賀永強一丁點。
可賀永強夫妻不仁不義,徐慧真要是同樣如此,道德層次不就是拉低成和他們一樣了嗎?
這一比較,徐得庸就差了許多,作為蹬三輪的“無業遊民”,每個月拉酒啥的能從小酒館賺上十幾塊,接點“私活”賺上十幾塊。
嗯,還有剛子那裡的“抽成”……。
這一算好像賺的也不老少,所以徐得庸現在兜裡的私房錢早已經破兩百。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而且,大頭剛子那邊都沒怎麼結算,即便他讓剛子弄了一些東西,去掉年底應該也少不了一百塊。
不過,這抽成注定持久不了,明年下半年一收緊,倒騰鄉下的東西就甭想這麼自在,被捉到保不齊得進“炮局”走一遭。
話又說回來,兩年後啥生意也甭想好過!
當然,徐得庸真正的底氣是自己本身和手藝,加上盲盒空間以及裡麵的各種物資。
兩百多塊那麼多錢,徐得庸自然不會一直帶在身上,不過每天兜裡也都有十幾二十多塊。
走進委托商店,裡麵琳琅滿目的各種東西。
說到委托商店,就得提一提老四九城的“曉市”。
曉市之所以稱為“曉”市,在於它的營業時間是大清早。大概後半夜的三四點鐘,曉市便開市了。
過去,老四九城有多處舊貨曉市,如位於南城老牆根的廣惠寺小市,宣武門內、外小市,天橋、德勝門小市等,都是賣舊貨的,所賣物品一般來自家裡用不著的舊貨,也有一些靠舊貨小販及打鼓兒的收買來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