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候農民占有生產資料非常少,因此建立合作社之後最大限度利用生產資料,會不會增產?
舊時候小農經濟沒辦法搞大型的水利灌溉工程,現在把群眾集合起來之後搞水利工程,會不會增長?
可不是,肯定會啊!
酒是糧食釀得,喝酒就是喝糧食,要節省!
陳雪茹心中一動,嘴上道:“這事回頭再說吧,你們忙你們去吧。”
說白了,就是左手倒右手!
說是很簡單,但彆的先不說,光這一來一往其中的損耗就很大。
陳雪茹送兩人出來,氣氛略微有點沉重。
會議上u發言,他提出u南年糧食產量可增產幾百億斤,u南糧食問題今年可望過關。
在這種火熱激情的氛圍中,小酒館的生意並沒有因此變好,依舊和年前差不多,不溫不火,客人還是那些周圍的老熟客。
徐慧真看了一眼徐得庸也沒有多說什麼,也是點了點頭。
人生老病死本就是規律,誰都會有這麼一天,逝者已逝,生者還需繼續向前!
然後以此類推,增產不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全國上下似乎都是這種普遍樂觀的想法,好日子即將觸手可及,對於千千萬萬曾經是貧農,連飯都吃不飽的人民,誰能不努力?誰會不充滿勁頭?
……
範金有也來了,被居委會派來幫忙,這貨似乎又有了點想法。
好家夥,去年全國還不到四千億斤,他這一下要增產幾百億斤,要地區翻倍。
而且十三陵水庫工期緊張,要趕在汛期之前完成,已經開始動員四九城全社會各界人士前去義務勞動。
陳雪茹語氣中帶著一抹疲憊道:“放在絲綢鋪裡。”
徐得庸一家依舊在四合院和小酒館兩處來回,所有人似乎都更加忙碌起來。
徐慧真有些埋怨道:“放那也沒人看顧,你怎麼沒有送我們那。”
糧食豐收,多征沒關係啊,然後再多賣不就完事,還可以調劑糧食品種。
陳母去世後,陳雪茹有將近一個月沒有來小酒館,不過徐慧真去看望了兩次,陪著聊天散散心,其實這活徐得庸比較合適……咳!
一周後,陳雪茹的媽媽在還是走了。
統銷的部分是定量的啊,征過頭糧,也沒有多餘的嘴吃下去,最後剩餘部分還是要返銷給農民。
徐得庸也不例外,除了每天收獲一份屬於自己的一份小驚喜,他已經陸陸續續編了數十隻荊條筐,還有扁擔,全部通過居委會捐給了修建十三陵水庫的工地,用於運土。
這就好比後來的內卷,大家都會逐漸卷起來。
陳雪茹也帶著小陳魁過來找小理兒玩了兩次。
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還有一個原因,是這一年對統購統銷進行了調整。
原來嚴格控製的統購統銷模式變成了“差額管理,調撥包乾”,這意味著各地方在完成統銷任務後,手裡會有留下相當一部分的返銷糧。
八寶山這個名字的由來,到底是哪八寶呢?
這種事情必須得積極,小酒館全體人員包括徐得庸也都報了名,具體什麼時間過去還得居委會安排。
不過很快,一件波及整個四九城的事情卻先讓他們動員起來了!
……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