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巷在睡夢中,搖搖晃晃地爬上雲梯,還要警惕斜刺裡殺出來的吸命鬼……一番折騰,終於,她看到了紅色的門樓。
到了,終於到了,這次......爬的真是驚險,艱難!
“紅香樓,我來了——所有攔路的吸命鬼,不怕死的就給我閃開!”何巷大喊一聲,中氣十足,正氣十足,讓埋伏在門口的吸命鬼聞而生畏!
帶著香氣的門戛然而開,這清香味何巷熟悉,是小時候家門口那片池塘裡的荷香。
院內又增添了許多景致,亭台樓閣,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她直徑走到了紅香樓的一樓,還沒有推,門就開了。
何巷跨了進去,一樓大廳空空如也,窮的就剩那幅《魚肥荷香》了。
可是,啪啪......何巷瞬間就被打臉了。這突然出現的諸多東西,還能用“家徒四壁”來形容嗎
麵南對門的這麵牆上,不知什麼時候掛上了諸多神仙的畫像,下麵一溜擺開的桌子上,供奉著神仙的塑像......這速度,就是秒掛啊!
一眨眼的時間,何巷驚異地看到了突然就多出來的東西,她湊過去一一細看,原來,都是各個年代、各個地方,對河神、河伯祈禱、祭祀、供奉時懸掛的畫像、雕塑。
這些剛看完,一眨眼的功夫,比塑像低的一字排開的桌子上,擺放著許多刻畫著精美水波紋、漩渦紋等紋飾圖案的陶盆、罐、瓶、缽等器物。
似曾相識啊!
喜歡曆史的何巷在腦子裡搜索著這些瓶瓶罐罐,她猛拍一下腦門,“知道了,在季安市曆史博物館參觀的時候,解說老師說過,它們叫——新石器時代漩渦紋彩陶瓶、罐、缽。”
記得解說員老師還說過:“它們是在黃河上中遊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出土的。大量帶有水波紋、漩渦紋等紋飾圖案的彩陶,表明這一時期先民對水的原始崇拜已經出現,並成為原始河神崇拜的起點。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馬家窯文化。馬家窯文化村落遺址的位置一般在黃河及其支流兩岸的台地之上,距離水源很近......”
何巷想,神秘的空中人曾經說過,一樓承載著文化聖墟力量的擺設滿滿當當,自己曾經在經過它們的時候,都感受過躲避的聲音。
難道,它們已經出現了一部分,這部分的出現又源於什麼呢
為什麼最先出現的是與水有關的傳統文化
曆史課上老師的話言猶在耳:“同學們,水崇拜意識最早起源於新石器時代的原始農業實踐活動。隨著原始農業、原始手工業的發展,華夏先民逐漸發展起了以農耕、畜牧為內容的生產經濟。隨著原始農業的發展壯大,水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日益凸顯,並成為彼時華夏先民開展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生產資料。人們對黃河河神的崇拜,最早起源於新石器時代先民對水的祈求與崇拜......”
彩陶上那個流水般的波紋、旋渦,何巷看著看著,覺得既有水波的流淌,又有一種抽象的意念,比如:以凡人之軀,戰勝天災異象等......
何巷將又老師關於水文化的課溫習了一遍,想起來了,曾經有一道家學說的辯證思想,“萬物皆從水生,萬物終歸於水,水即是生亦是死”。意思是說萬物是水的變現,水是萬物的本源,一切從水中來又回歸為水,所以說水即可以讓萬物產生,也是萬物回歸的終點。
既然水生萬物,那茶米油鹽醬醋茶的恬淡、普通日子,也皆出自水了
“何巷,你真是可造之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