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李玄貞等加入楊濟道麾下後,駐守在湘東一地的曹德在接到李玄貞的書信後也率軍投入楊濟道麾下。單論地盤來看,楊濟道雄踞西南已然是齊國國內數一數二的藩鎮將主。
允公河對岸的漢軍見此戰已經遠遠超出先前預期,且在南部數州駐守的漢軍基本已經抽調乾淨,如今西至林州東至義州北至京山精銳戰兵隻有兩成,餘下主力彙集部分治安軍正在南下前來輪換。
漢軍眾將見此處戰報彙總派遣信使快馬加鞭前去安都城報捷,陳頌巡視城防時見麾下眾軍卒麵露疲憊之色,遂召集眾將商議:“諸位,本將見軍中各部兵卒多是疲憊之色,今齊西軍楊濟道率部吞並樊可信殘部,我軍兵疲若是強渡允公河與其交戰勢必勝少敗多。今後方輪換兵卒還未抵達,本將意派出一部使節渡河與楊濟道會麵,雙方商議以這允公河為界限,重畫邊疆。諸位以為如何?”
眾將聞言齊呼:“將軍所思有理,末將等遵將軍詔令。”
……
齊國枝江城
楊濟道率大軍至此數日間重新整備城防,並將湘東所部的水師大半調到枝江水師軍寨,並在江中島嶼修建烽火台,每日舉火為號以報平安。
在楊濟道帶領楊瀟、曹知節、李玄貞三人數日間走遍沿江周遭,結合實地將兵法中的地勢篇詳細講述,三人獲益匪淺。
待回城之後,楊濟道便下令在沿江四處緊要之處修建烽燧堡、以作屏障。
某日,楊濟道聞漢軍遣使節渡江而來,遂問向帳內眾將:“本將料漢軍此來定然是商議停戰之事,諸位以為如何?”
楊濟道麾下青壯派將領居多紛紛說道:“將其打回去,我等兵馬養精蓄銳多時,隻要漢軍敢渡江來戰,勢必讓其喪命於此!”
楊濟道聞言不置可否,問道:“知節,以為如何?”
頗具儒將氣質的曹知節開口:“稟將軍,末將以為此時與漢軍開戰,勢必兩敗俱傷。一來我軍此地水師數量、戰力皆弱於漢軍,我軍如何渡過江去?二來漢軍項生所部精銳陳兵石首城北,若是我軍與漢軍交戰,勢必會麵臨兩線作戰,若是漢軍打的上頭了,駐紮在平樂、邵陽的漢軍數萬邊軍趁機東進攻打我玉關、甘溪,屆時我軍三線作戰,諸位以為如何?”
楊濟道點頭道:“善。知節所言頗具大局。玄貞,你認為如何?”
李玄貞雖受樊可信諸多恩情,但漢軍以大勢壓人,又能如何?念及此處,李玄貞回稟:“稟將軍,曹將軍所言甚是,為大局計我軍可與漢軍暫且罷兵言和。”
楊濟道讚揚道:“玄貞心胸寬廣、大丈夫也!既然如此,那便傳漢軍使節入帳。”
……
數日後,楊濟道與漢軍主將陳頌簽訂合約,商議以這允公河為界限,雙方不得越境,同時商定逐步恢複兩地通商貿易。
兩軍主力紛紛退兵,漢軍留下兩萬戰兵在三口城、山關、北嶺一線布置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