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國安都
當朝廷宣布收購生鐵與鐵器的消息迅速傳遍整個漢國,國內商海波瀾四起,各大小商行如同被驚動的蟄蟲,紛紛從沉睡中蘇醒,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
消息初至,商行之內,掌櫃們或驚或喜,目光中閃爍著算計。他們深知,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商機,不僅能夠充實自家倉庫,更能借此機會拓展商路,增強實力。最主要的賣給官府,不存在滯銷的隱患。
於是,一時間,各處商行內外,錢糧物資被迅速清點、打包,準備踏上遠行的征途。倉庫中,一袋袋沉甸甸的行囊裝載上車;賬房中,銅錢與銀票流轉不息,為即將到來的大規模采購籌措資金。
為免這場商海盛宴淪為無序的爭鬥,漢國戶部、兵部展現出了其作為國家經濟中樞的魄力。
數日後,一紙公文,將漢國商行會長及十大商行最為顯赫的掌櫃們召集至京,於戶部衙門內共商大計。大堂之上,氣氛莊重而緊張,戶部右侍郎文譽言辭懇切,闡述了朝廷此舉的深遠意義,並明確指出了避免惡性競爭,否則彆怪朝廷翻臉。
隨後,一幅幅精心繪製的地圖被緩緩展開,上麵詳細標注了各國鐵礦產區、鐵器集散地以及預計的貿易路線。戶部官員以筆為劍,勾勒出了各大商行的大致行商區域,既保證了資源的合理分配,又避免了無謂的衝突與內耗。
此舉一出,商行掌櫃們紛紛點頭稱讚,恨不得馬上回去帶上人馬就直奔山東四國。
……
商行內,員工們被緊急召集,分工明確,有的負責繼續籌備物資,有的則開始籌備車馬,挑選經驗豐富的商隊領隊與護衛。
……
安青城
辰時一刻,鈺福商行前熱鬨非凡,人聲鼎沸。
少東家李鈺,身著錦衣華服,眉宇間透露著不凡的英氣、躊躇滿誌,站在商行大門前,與雙親依依惜彆。
商行掌櫃李老爺,眼中滿是不舍,卻也滿含期望,拍了拍李鈺的肩膀,語重心長地叮囑道“此行路遠且艱,但務必記得,誠信為本,仁義為先,方能在商海中立於不敗之地。”母親則是淚眼婆娑,緊緊握住李鈺的手,千叮嚀萬囑咐,滿是慈母情懷。
“父親,母親,放心吧,兒子又不是第一次出遠門了。等這次順利回來,勢必能掙大錢,讓咱家的商行更上一層樓!”
“嗚!少東家,時候差不多了。”
隨著一聲響亮的號角,李鈺鬆開了母親的手,“母親,兒子走了!勿要掛念。”轉身大步流星地走向早已整裝待發的商隊。
這支商隊規模不小,由數十輛馬車組成,每輛車上都滿載著用於交換的貨物和必要的行裝,馬匹健壯,蹄聲如雷,顯得格外壯觀。商隊中,不僅有經驗豐富的老商賈,還有身手矯健的護衛,他們個個精神抖擻,準備前往趙國行商。
在李鈺的帶領下,鈺福商行的商隊浩浩蕩蕩地駛出了安青城,踏上了前往趙國的征途。他們的目標明確——深入趙國民間,廣泛收購生鐵與鐵器,以響應漢國朝廷的號召,同時也為自己商行的發展開辟新的道路。
與此同時,漢國的其他城市也不甘落後。
在繁華的安都,各大商行同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街道上,車水馬龍,商隊接踵而至,每一支隊伍都懷揣著同樣發財計劃,準備向不同的方向進發。
江州、洛州、鄧州、陵城……這些名字如同星辰般散落在漢國的版圖上,而此刻,它們正成為商隊們啟航的港灣。
在江州,一支支商隊沿水路而下,利用便捷的水運網絡,向齊國進發,他們計劃通過水路貿易,獲取更多的資源;洛州的商隊則選擇陸路,穿越廣袤原野,直奔趙國腹地,那裡有豐富的鐵礦資源等待著他們;鄧州與陵城的商隊,則分彆向更遠的陳國與燕國進發。
一時間,漢國的商道上,商隊如雲,人聲鼎沸。
……
隨著漢國各支商隊分彆抵達齊、趙、陳、燕四國的廣袤土地,一場關於生鐵、鐵器的高價收購熱潮悄然興起。商隊們深知,要想在民間迅速打開市場,贏得百姓的信任至關重要。於是,他們精心策劃了一場場宣傳攻勢,兵分多路,深入鄉間村落,向百姓們傳達著這一前所未有的商機。
起初,麵對商隊們的宣傳,百姓們大多持懷疑態度。畢竟,生鐵、鐵器作為官府管控的特殊物件,其價值早已深入人心,而商隊們提出的高價收購,在他們看來似乎太過誘人,甚至有些不切實際。
然而,早已潛入的暗衛細作們並未因此氣餒,他們憑借精湛的演技和遊說技巧,巧妙地化解了百姓們的疑慮。
這些暗衛細作,或扮作當地商客,與百姓們拉家常、談收成;或化身為官府使者,以朝廷的名義為商隊背書,增加其可信度。他們不僅耐心解答百姓們的疑問,還通過實例展示,讓百姓們親眼看到有人通過煉鐵賣給商隊賺取了豐厚的利潤。
一時間,關於商隊高價收購生鐵、鐵器的消息在民間不脛而走,成為了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
……
隨著消息的廣泛傳播,百姓們的態度開始發生轉變。他們紛紛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賺錢機會,比種地掙得多太多了!
“想在郡城買房嗎!想讓兒子上最好的學堂嗎!想實現家財萬貫嗎!那還等什麼!快去煉鐵賣給漢國的傻子們!!!”
“煉鐵千斤!州府買房不是夢!”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搜羅鐵器、進山挖礦冶煉銅鐵的熱潮在四國大地上迅速蔓延開來。
……
齊國欽州
百姓們利用當地豐富的鐵礦資源,紛紛組織起來,開采礦石,冶煉生鐵。他們日夜不息,爐火熊熊,將一塊塊鐵礦石轉化為閃亮的鐵錠,期待著能夠換取商隊手中的金銀。
趙國寧國
百姓們則更加注重技藝的提升,他們改進冶煉工藝,提高鐵器的質量,希望能夠以更好的產品贏得商隊的青睞,從而多賣些價錢。
而在陳國和燕國,百姓們同樣不甘落後。他們或是翻山越嶺,尋找隱藏的礦脈;或是走街串巷,收集廢舊的鐵器。無論是老少婦孺,都積極參與到這場熱潮中來。
“李三娘子,聽說你家這半個月賣了十兩碎銀啊。”
“哎呦,哪有啊,隔壁王二爺賣的才多呢,足足十五兩,這不全家一早就乾活去了。”
……
喜歡此去安都兩萬裡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此去安都兩萬裡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