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何雨柱便投入到了忙碌的工作中去。
現在的紡織廠剛剛盤下來,還有非常多的工作需要完成。
首先,這些機械設備都需要找專人來進行檢查,確保現在使用起來沒有什麼問題。
其次,何雨柱又找了一些人在工廠裡麵搭建了許多的簡易板房,工期大概在十天左右,到時候專程用來給廠裡的這些員工進行住宿和休息。
除此之外,梅青以及陶玉嬌等人幫助他去大陸人所在的聚集地招聘工人,月薪很低,隻有二十港幣,但是包吃包住。
但即便如此,前來報名的人依然是絡繹不絕。
不為彆的,光是包吃包住這一個條件,就足夠吸引這些從大陸前來的難民們了。
要知道,現在的形勢已經嚴峻到,許多人都吃不上飯,在香江活活被餓死的程度。
甚至還有好多人現在都是在香江各地的山上躲著,每天吃著極少的食物度過。
在這些人的心中,隻要能活著就好。
而何雨柱開出的這個條件,可以說是他們的救命稻草也不為過。
前來報名想要尋找工作的火爆程度可以說是大大超過了梅青等人的預料。
不過她們還是嚴格按照何雨柱的叮囑,婦女優先,帶著孩子或老人的男人優先。
這些被選中的人們則會被帶到工廠內,暫時住下。
好在現在是夏天,在這種最簡易的工棚內待上幾天也是不成問題的。
除了工人外,其他的管理崗位才是比較難找的。
這裡麵最重要的就是服裝設計師,何雨柱花費了高薪在全香江找了好幾位。
在曆時差不多半個月後,何雨柱的紡織廠才算是走上了正軌。
與此同時,何雨柱在海韻大廈的一樓又盤下了一個商鋪,準備在這裡售賣他工廠裡生產的這些衣服。
因為一開始的定位就是將這些服裝賣給香江的白領,所以何雨柱最看重的就是設計和質量。
想要滿足這些白領的要求,就得又時尚,又有質感,價格還不能太貴。
不過也不能太便宜,不然就沒有什麼利潤了。
剛剛貴一點點,這些白領為了自己的麵子咬咬牙還是會選擇購買的。
在這半個月的時間裡,婁振華等人的粵語也已經學會了七八成,而冉秋葉等提前來的人則已經完全學會了粵語。
冉秋葉除了粵語之外,就連英文也又重新學了不少,現在用英文與其他人對話也是比較流利的。
婁振華在學會了粵語之後,就和婁振國兩人也開始在外麵奔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