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如係統所說,武宣真是武則天之女,那不就是說武則天差不多是在五十歲出頭的時候懷的她!?
我去!
程暮忽然想到一個問題。
那就是武則天五十多歲,正是上元年左右,即674年左右。
李治的風眩症已經非常嚴重,
根據《聖濟總錄》卷十六記載:“風頭眩之狀,風邪鼓於上,腦轉而目係急,使真氣不能上達,故虛則眩而心悶,甚則眩而倒仆也。”
這種狀態,李治還能讓在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都可以稱為高齡的武瞾懷上……
想到這兒,程暮忍不住對著躺在木板上掙紮的武宣說道:“你爹媽真棒!”
“你說什麼!?”
不對!
不管武宣的質問,程暮自顧自的想。
也有一個可能,他爹會不會不是李治呢!?
李治崩於685年。
674年,雖已二聖臨朝許久,但李治也還是大唐天子。
這期間,武則天還能懷上彆人的孩子……
程暮又忍不住說道:“你媽真棒!”
“你到底在說什麼!”
哎,還有沒有一種可能!
程暮依舊不管武宣。
她或許隻是武則天的養女也說不定呢?
嗯……這個可能性還是比較靠譜的!
“放開我呀!”
“哼……呼……”
在劉東平如牛般的鼾聲中,程暮回過神來。
他盯著憤怒異常的武宣,說道:“秦川讓我來的。”
此話一出,武宣瞬間不再掙紮。
讓一個歇斯底裡的人冷靜,其實很簡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隻需要說出一句足夠震撼的話,對方自然就會因為震撼而變得冷靜。
程暮其實很搞不懂,為什麼很多電視劇或者小說中,主角在麵對歇斯底裡的人時,偏偏會去說一些無關痛癢的安慰,或者讓對方變得更加歇斯底裡的所謂“解釋”。
“秦川……他現在在哪兒。”
程暮很誠實地說道:“死了。”
廟房瞬間變得安靜。
不過這份安靜下一刹那便被劉東平的鼾聲打亂。
屋外篝火閃爍,火光映照在武宣瞪大的眼睛上,它漸漸變得暗淡。
當然,篝火燃燒依舊。
它變得暗淡的原因,是武宣的雙眼慢慢的失去神采。
“哼……呼……”
劉東平的鼾聲依舊。
不合時宜,震耳欲聾。
“怎麼死的?”
“為了躲避喪屍,從陵水縣的城牆上摔下去了,大腿開放性骨折,同時可能還有內出血。”
程暮不知道自己的這些話武宣能不能聽懂。
“他讓你來的?”
程暮點頭:“他讓我帶你去南京。”
“我不信!”
躺在穿上的武宣用力搖頭。
雖然她嘴上說著不信。
但是程暮知道,她不是真的不信。
而是不願接受秦川已死的結果。
人就是這樣,在麵對一個無法接受的現實時,人往往以“不相信”來作為逃避的理由。
程暮雙手抱在胸前:“隨你。”
慢慢地,搖晃著腦袋的武宣開始留下淚水。
“秦捕頭武功很好,做事謹慎,我不相信!”
程暮說道:“我說了,信不信都隨你。你相信,秦川已經死了。你不相信,秦川也已經死了。”
“他……最後說了什麼嗎?”
程暮道:“他讓我帶你去南京。”
喜歡喪屍末世,但是在大唐但是在大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