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給城裡的老弱婦孺發一頓口糧,這安排就不妥當。”
“為什麼?”
程暮又將泰樂從桌邊拉回中心,道:“你給他們發了,那其他人會怎麼想?這世間所有矛盾幾乎都是從三個字‘不公平’開始的,你給老弱婦孺發了口糧,那麼其他人就會覺得不公平。”
“那怎麼辦?”劉東平似乎也察覺到了這個問題,對著程暮說道:“我剛才看見馬老大已經讓人擔著半擔麥麵出去了!”
程暮道:“這不用著急,晚上再給其他人補上就行。一頓口糧也不多,你清點了衙門庫房之後,不是說庫裡的糧食足夠南江人吃上四天的嗎?”
“是!”劉東平點點頭:“那東門的大火呢?”
“這事兒你還要問我?叫人滅了唄!”
“好吧!那換物的事情呢?”
程暮皺眉道:“換物這種事,以後就彆做了。如今庫裡的東西已經沒多少了,要是還和以前一樣,拿衣服這些就能換點糧食,倒最後沒換的了,城內有些人依然會鬨事。”
“對!對!是這個道理。”
程暮道:“你不是說有一位捕頭給你看過南江百姓的名錄嗎?在哪兒?”
“哦,在這兒!”
劉東平走到大堂書案前,從裡麵抽出一本線裝書,翻開之後對著程暮說道:“你是不曉得!我今天差點死在這兒,柳捕頭真是一個人一個人的給我介紹,說名字,說他們以前是乾啥的,年紀多大!”
聽見劉東平的話,程暮挑眉道:“那不是挺好的嗎?城裡的所有百姓名錄……哎……不對!”
程暮發現了事情的華點,問道:“這名錄上還記錄著所有人活屍出現之前的工作?我記得我們進城的時候,沒人問過我們呀!”
劉東平道:“柳捕頭知道呀!這人還真是個捕頭呀,挨家挨戶的問,然後記錄呀!”
隨後劉東平按照書冊上的名錄,和程暮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南江城的情況。
現在南江城內共有九百七十二人。
其中男性有七百零二,女性二百七十。
在這近千數人中,年紀在十二歲以下的二十人不到。
五十歲以上的,不到百數。
聽到這兒,程暮微微點頭。
唐朝,作為華夏曆史上最輝煌的王朝之一,共享國二百八十九年。程暮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根據對5100個確認為唐代的墓誌銘進行統計,其平均壽命為59.3歲。
同時,根據《我國曆代人平均壽命和預期壽命》考,夏、商時期人平均壽命為18歲,周、秦大約為20歲,漢代22歲,唐代27歲。
因此,當程暮聽見劉東平特意提起五十歲以上的百姓數量時,他並沒有太過驚訝。
在程暮所生活的時代,五十歲可能人生才走過五分之三。
而在大唐,五十歲已經能算作人生暮年。
畢竟“五十而知天命”。
程暮用手指關節敲著書案,道:“那你就這般安排。將全城百姓分為十組,老人和小孩混為一組,其他人按百人一組,分為九組。每組每日的工作都不一樣。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解決吃什麼,安排五組人,每日外出挖野芋頭、抓野兔、網魚,不過一定要告訴他們,這些東西要活的,要能夠在城裡養起來的!”
“然後,再讓三組人,在城內碼頭一線,弄出些塘子和濕地,把野芋頭和抓來的魚都養起來。然後城內的空屋,找出幾間來養兔。老人和孩童,就負責照看喂食這些事吧。”
“另外一組人,就每日在城內巡邏守護,守城巡邏組每日一換,不能讓一組人獨享。然後城內人的口糧,由衙門統一發放……嗯……外出組的想要拿到足額的口糧,就必須找到足額的東西,至於這個額是多少,你就和馬老大還有柳捕頭他們商量吧。”
“哎……不是?”
站在書案前的劉東平雙手叉腰:“你讓我來安排?那你乾啥?”
程暮抱起泰樂,道:“我要出去玩呀!”
喜歡喪屍末世,但是在大唐但是在大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