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條被拴在衙門後院畜棚裡。
當張德帥看見辣條的時候,對程暮一臉疑惑的問道:“程兄,不落酥的鞍子確實是沒壞呀……這都不見了!是被誰偷了?”
“哎!”
程暮拍了拍張德帥的肩膀,道:“你再好好看看,這是不落酥嗎?”
“哦?”
張德帥皺眉往前走了一步,靠近之後仔細觀察了一下辣條,隨後點頭道:“確定了,這就是不落酥!”
程暮笑道:“張兄看來對自己的馬還是不熟啊,你的不落酥如今還好好的拴在我家院子裡呢。這馬名叫辣條,是我今天在外麵找到的。”
“辣條?”
跟著程張二人一起來後院的劉東平道:“你起的名字啊?”
程暮看著小丫頭,點頭道:“對啊,這取名的風格還不明顯嗎?”
“哈!”劉東平冷笑一聲:“俗不可耐!”
“嘿,你這小丫頭,那你來取一個,我看看你能想出什麼大雅的名字!”
劉東平雙眼一轉,道:“雁蕩!”
聽見這名字,程暮撇了撇嘴:“我就知道,反正就是離不開地名。”
“總比你離不開吃的好!”劉東平梗著脖子:“說起來,辣條是個啥?我還沒吃過,好吃嗎?”
不和劉東平鬥嘴,程暮走到張德帥身邊,問道:“張兄,這馬我在野外發現時身上就沒披馬鞍,你看它現在脖子上套的都還是我回來之後,在衙門庫房裡找到的籠頭和韁繩。庫裡還有一套馬鞍,不過似乎有損壞,不知張兄能不能修?”
張德帥抬頭摸著辣條健碩的後背,問道:“程兄……這真不是不落酥?你彆看我年紀和你相仿,但是養馬也有十年了。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兩匹馬能長得一模一樣啊。”
辣條就是不落酥複製出來的,能不一樣嗎?
程暮心想著,嘴上說道:“這真不是你的不落酥。”
張德帥言歸正題:“馬鞍我倒是會修,你把那套壞鞍給我便是。”
“好!”
程暮點頭,轉身從畜棚外的地上拿出一套馬鞍來。
隨後三人牽著辣條離開衙門,朝著小院走去。
從今天開始,交佃這種製度在南江已變為曆史。
不過城裡的人應該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
當程暮走出衙門之後,發現在衙門外的坊市廣場上,依舊有許多百姓在以物換物。
馬老大和陸捕頭則支起一個攤,給今天外出撿落的人發放那一頓補糧。
竹子燃燒的爆裂聲很大,加上人群的嘈雜,讓這坊市呈現出一派熱鬨景象。
“怎麼樣?張兄,升州城內可有這裡熱鬨?”程暮牽著辣條,好奇問道。
張德帥扶著放在辣條後背上的壞馬鞍,道:“那還是比這兒熱鬨些。”
“說起來,張兄,升州城內有數萬百姓,那升州城實行的是什麼製度?”
張德帥道:“每人每月固定可在折衝府領十個銅板,這點銅板也就夠在折衝府買兩天的口糧,想要多的,就得去乾活。”
“這麼說來,升州城的物資,都是有折衝府統一管理?”
張德帥搖了搖:“也不是。升州比這兒的環境複雜,就算魯王那幫人沒有人進城的時候,升州城內還有很多江湖人士,我們折衝府隻能說控製著城內六層的物資吧。”
“原來如此。”
程暮聽著張德帥的話,心中感歎道:掌握著六層物資,那就是掌控著升州城內一大半人的命。
每月發放十個銅板,就相當於是向市場投放最基本的流通貨幣。
而這十個銅板,又隻夠買上兩天的口糧,城中百姓想要堅持到下個月,那就必須乾活。
百姓拿到錢的之後,基本也隻能從折衝府手上購買糧食,那在市場上流通的貨幣,又會回到折衝府手中。
這等安排,可不僅僅隻是銅板的一出一進這麼簡單。
而是……
折衝府在升州手握著一項非常重要的權力。
定價權!
這折衝府裡有高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