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儘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荊州碼頭,月亮於烏雲之中時隱時現,江風極冷,耳畔儘是江水嘩嘩撞擊江岸聲。
王五負手遠眺江麵,沒來由就想到明朝才子楊慎的那首《臨江仙,自問以他的才華就是再活一百年也寫不出可以蓋過臨江仙的詩詞來,遂息了賦詩一首的心思。
倒是有自知之明。
碼頭上除了王五及親衛隨從,還有汪士榮和陸亨、方英等人。
方英是隨汪士榮來荊州的平西王府侍衛隊長,叔父就是吳三桂帳下第一謀士方光琛。
陸亨是吳軍千總,前天率所部400士兵乘坐商船秘密抵達荊州。
今日王五率眾前來碼頭是為了迎接載有他未婚妻及老丈人陪嫁精兵主力的船隊。
畢竟是偷偷摸摸的事,所以船隊沒辦法大白天光明正大靠近荊州,因此統領吳軍的總兵官高大節選擇夜間行船。
荊州至重慶段江流極險,也是長江乾流最為險峻的地方,白天行船尚困難重重,況夜間行船。
據陸亨說為了保證船隊安全抵達,四川提督鄭蛟麟特意讓總兵譚弘抽調一批熟悉長江水道的官兵為船隊保駕護航。
另外還重金招了一批常年在江上行船的老水手,饒是如此也是危險重重,使得隊伍抵達荊州的時間比原先預計的要多了七八天。
對此,王五表示理解。
三峽的險峻可不是開玩笑的。
早一點到,晚一點到於他而言並無什麼區彆,隻要到就行。
對於自己那個還不曾謀麵的小未婚妻,王五內心並沒有多少期待感,甚至是毫無波瀾。
因為,這樁婚姻完全是政治利益作祟,且壓根就是他為了抗清大業騙婚,搶了真正的王永康氣運,如此哪來期待感,又哪來兒女感情可言。
說難聽點,吳三桂的這個女兒就是個“工具人”,幫助王五達到目的的工具而矣。
如果不是為了吳三桂身後的吳周軍事集團,為了讓“三藩之亂”提前上演,為了徹底葬送滿清,王五壓根不會如此“犧牲”自己,也不會做這齷齪事。
沒辦法,以他現在的實力根本扛不起這個重擔。
小未婚妻到了後,王五能做的也就是履行一下丈夫義務,製造夫妻表麵恩愛的形象,好讓遠在昆明的老丈人放心,繼續源源不斷的支援小女婿槍炮錢糧。
其它,真就沒有。
至於會不會日久生情,那就是後麵的事情了。
就連履行丈夫義務,王五都有點抗拒。
據汪士榮說吳三桂這個小女兒才滿十四歲,受前世道德觀念影響,王五很難對一個才十四歲的小姑娘產生關於性的任何遐想。
雖說這年頭十四歲其實是婚育的最佳年齡,燕京的小康熙他娘就是十三歲生的他。
中國曆史中女性的生育年齡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太平年間女性大多二十歲左右生育,一旦發生戰亂則往往十幾歲就要婚配生育。
究其原因,不過是人類繁衍本能導致的結果。
一個平均年齡三十歲都不到的時代,十幾歲再不生兒育女還待何時。
未婚妻長什麼樣,王五更是不關心。
他現在關心的是高大節到了後是否完全聽從自己的節製,如果高大節保持“半獨立性”,那麼對於明軍,對於王五都不是好事。
金冠三和錢文濤二位道台都私下提醒過王五不要太信任吳三桂的人,至少不能百分百信任,得留一個心眼,否則將來這荊州城誰說了算就是未知數了。
畢竟,王五現在掌握的明軍總數雖有一萬四千多人,但真正能戰的嫡係精銳也就四千左右,相對於吳軍這三千精銳的實力也就是伯仲之間。
誰也大不過誰。
無事則罷,一旦有事,一場內訌再所難免。
真若內訌,以明軍現有實力很難第一時間就將吳軍絞殺乾淨。
所以,二位道台的意思是對吳軍得防著些,至少不能讓他們一股腦入城,得分批進城,且得安置在不同地方,爾後通過一些措施削奪那個高大節的指揮權,將吳軍這三千精兵從“姓吳”一點點轉變為“姓王”。
錢道台更是擔心吳三桂的兵進城後會不會突然反水捅明軍一刀,然後開城迎清軍進城。
有點“木馬計”的意思。
王五不排除這個可能性,但更可能的是吳三桂比誰都需要有一個可以轉移清廷注意力的人存在。
前世曆史吳三桂之所以一直拖著不肯反,除了其性格問題外,未嘗不是吳軍尚未做好造反的準備,因為小麻子乾掉鼇拜之後就將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吳三桂身上,通過不斷的措施削弱吳三桂的勢力,使得吳三桂一直舉棋不定,擔心這擔心那,最終錯過起兵的最佳時機,令得吳周集團飲恨長江。
現在,有他這個女婿頂在前麵完全吸引清軍的注意力和清軍的火力,從而給昆明完全的準備時間,吳三桂隻怕做夢都能笑醒。
正如對汪士榮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王五選擇相信吳三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沒有吳三桂的暗中支持,他是守不住荊州的。
不說荊州與清廷的實力對比,就一個水陸能否通暢就完全拿捏在吳三桂手中。
吳三桂若下令,上遊忠於他的重慶水師就能碾壓弱小的荊州水師。
隻要上遊的重慶水師不動,那清廷就算從下遊調來水師封鎖荊州,王五也能扛一段時間。
至少,他能從上遊獲得來自昆明的“軍援”。
另外,就是這個馬上就要抵達的平西小郡主。
若吳三桂真是拿女兒做誘餌讓王五上鉤,從而替清廷不費吹灰之力拿下荊州,那王五還真就佩服吳三桂了。
有這梟雄手段,沒有王五,反清大業一樣可為。
所以,他並沒有聽從金、錢二道台意見對吳軍針對性防範,而是給予百分百信任,一視同仁,不加區分。
除了相信吳三桂是真心支持自己這個女婿外,就是對高大節、汪士榮的信任。
這一文一武可都是吳三桂麾下的反清急先鋒。
而那三千陪嫁精兵更是同明軍合作一起“坑”過陝西清軍,雙方過去是戰友,現在是盟友。
吳三桂將這三千同明軍有過合作的精銳當作陪嫁送到荊州,實際已經說明問題。
老丈人是真心要讓女婿放心乾的。
天本就極冷,今兒江風也是格外大,結果便是吹得碼頭上包括王五在內的眾人都是下意識將脖子縮在衣領中。
遠處黑漆漆的清軍營地同如點綴繁星的荊州城牆相比,當真是毫無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