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塵子拂塵一甩,微微一笑“高見倒是沒有,就是將軍須得將生米煮成熟飯。”
“生米煮成熟飯?”
王五怔住,也不明白浮塵子指的是哪方麵。
道長朝江上遊斜斜一指“貧道意將軍得及早和郡主圓房,所謂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有了夫妻之實,也有了夫妻之名,貧道就不信他吳三桂還能把閨女要回去不成?”
王五搖了搖頭,不認為吳三桂會啞巴吃黃蓮捏著鼻子認了這事。
“將軍當局者迷,”
道長卻是另一番見解。
指吳三桂嫁女於所謂“舊情”隻占兩成,餘八成則是利益關係。
“沒有將軍,清廷壓力儘於昆明,遲早削藩,屆時他吳三桂反也得反,不反也得反。有了將軍,清廷隻能暫緩削藩,如此給了他吳三桂喘息周轉之機。故將軍是不是王永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將軍能替昆明承擔多少清廷的壓力
將軍壓力越大,吳三桂越視將軍為女婿,也必竭力支援將軍。反之,縱是將軍真是王永康,吳三桂也未必對將軍有多少恩情。”
言罷,道長拂塵一指北岸長江大堤,“若綿延江水是清廷,那將軍便是這千裡江堤,堤後千裡沃土便是那吳三桂。江堤若潰,沃土皆為泥國。”
道長又指吳三桂帳下無論謀士還是大將,皆心存反清之心,本人對清廷更有動搖之心,否則不會派高大節領三千曾與明軍並肩作戰過的吳軍精卒前來荊州。
因而縱是張長庚為一己私念將王永康一事真相告知吳三桂,隻要荊州能夠替他昆明繼續扛起清廷的壓力,吳三桂縱是心下不悅,也不會就此與“女婿”劃清界線,斷絕對荊州的支援。
繼而又遙看長江南岸,輕捋長須道“張長庚以王永康脅迫將軍,將軍亦可以王永康反迫張長庚。如此,緊張的人便不是將軍,而是他張長庚。”
前麵關於吳三桂的想法,王五聽的明白,推理起來也確實如此。
以吳三桂的身份地位,考慮更多的是其集團利益,而非其個人利益。
如此多半真就捏著鼻子認下王五這個女婿。
但道長後麵說的話,王五就一時轉不過彎來,不知何解。
道長輕笑一聲“將軍以為如今這湖廣乃至天下,誰才是張長庚的朋友?”
“這,”
隻尋思了兩個呼吸,王五就果斷拿手指了指自己。
除了他,似乎這湖廣地界老張沒朋友。
傑書可是一直視老張為鼇拜一黨的,湖北巡撫胡全才又是傑書的人,直接幫助傑書架空了老張,因此和老張完全尿不到一個壺中。
湖南巡撫是誰的人,王五不清楚,但明清戰事集中在湖北,湖南作為“非戰區”卻承擔了戰區大量錢糧人力的攤派任務,不可能對老張這個湖廣總督沒意見,故而多半也不是一個陣營。
細數下來,除了他這個叛賊頭目,老張真就沒什麼朋友。
“既然將軍才是總督的朋友,那總督大人不會蠢的不要朋友吧?”
道長一語驚醒夢中人。
王五不由樂了,立時對邊上的曹迪威道“你馬上再去一趟武昌,告訴總督大人,他若不當我是朋友就派人去昆明,從此我與他誓不兩立。若當我是朋友,就馬上給湖北巡撫胡全才行文,讓胡全才派兵增援武昌就這麼說,沒有商量,他願意就願意,不願意就不願意,我不勉強他。”
頓了頓,又吩咐人將前番繳獲的財寶收拾幾箱交由曹迪威帶給總督大人。
交待完,想到什麼,不由有些擔心道“距離舟山一彆已有數月,然張尚書音訊全無,昆明也不曾有動靜,莫非尚書途中遇到變故?”
浮塵子聞言也是緊張起來。
當日分彆之時,張煌言自認無法從浙江上岸經江西取道湖南前往雲南,因為浙江對沿海地區的盤查極其嚴格,故而張煌言決定南下至廣東潮汕地區上岸,爾後扮為道士自廣東經廣西再至雲南。
這條路線相對由浙江取道江西、湖南、貴州要安全一些。
所需也長些,但最多三個月也能到了。
如今卻是正月,相隔四五個月,不免叫人擔心。
廣東是尚可喜的地盤,廣西原是提督線國安的地盤,現由線國安“老領導”孔有德的女婿孫延齡接手,兩廣雖不像閩浙沿海盤查嚴格,但終歸也是“清占區”,很難說張尚書一行途經兩廣時不會遇上危險。
想到這裡,王五心不由揪得很,奈何他在湖北,根本無力乾涉兩廣地區,因而哪怕張尚書被清軍捕獲他也插翅難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眼下,隻能暗自祈禱尚書大人能逢凶化吉,有驚無險。
隻要尚書大人成功抵達昆明,王五斷定其沒有性命之危。
因為,有他在。
鄖陽,湖北巡撫臨時行署。
荊州兵敗消息傳來後,湖北巡撫胡全才立時慌了,慌的不是大軍慘敗,而是擔心主子康親王安危。
無論王爺是遇難沒於陣中,還是被叛軍擒獲,對於胡全才都是晴天霹靂。
對於兩紅旗乃至整個八旗都是噩耗。
好在,很快王爺成功脫險的消息就傳了過來,喜的胡全才在幕僚麵前失了態,竟是接連誦了幾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王爺沒事就好,勝負不過兵家常事。
前年湖廣清軍不也曾被明軍重創,傷亡數萬。
明軍獲此大勝,不也還是被圍的死死麼。
所以一兩次敗仗真沒什麼。
得知王爺現由湖北總兵牛萬程接應撤到宜昌後,胡全才立即寫信提醒王爺千萬不能放棄宜昌,否則叛軍必乘機奪取宜昌,到時西山防線就要腹背受敵。
當務之急除確保叛軍不能西進,也要確保叛軍無法東進。
但卻請王爺放開北麵安陸至襄陽的口子,引誘叛軍北上深入河南,如此就能將以步兵為主的叛軍合圍在河南境內加以全殲。
若叛軍不為北邊的口子所誘仍舊龜縮於荊州,胡全才則請王爺千萬不要輕舉妄動,隻需嚴令各地堅壁清野,等待開春天氣轉暖即可。
到底是明崇禎朝的兵部主事,胡全才的眼光不比已經陣亡的提督董學禮差,一眼就看出荊州之戰雖明軍獲勝,但隻要清軍陣腳不亂明軍就很難利用這次勝利破局。
依舊是被封死的下場。
隻這封信剛發出,就有滿八旗兵快馬馳入巡撫行署,並呈上大將軍王軍令,命巡撫胡全才速調萬人左右兵馬火速增援武昌。
看完王爺的軍令後,胡全才卻是不肯抽兵增援武昌,理由是叛軍根本沒有能力渡過長江攻占重鎮武昌。
因此若匆忙從西山抽兵增援武昌,弄不好會被叛軍半路伏擊。
在鄖陽主持東線軍務,並在前不久剛剛擊敗西山明軍的漢軍正黃旗副都統張天喜支持巡撫大人的意見,也認為叛軍沒有能力攻打武昌,此次東進完全是虛張聲勢,目的在於伏擊增援武昌的清軍,或是攻打橫在西山與荊州之間的宜昌城。
為此二人聯名上書大將軍王,將其中利害關係一一剖析,請王爺萬勿中叛軍調虎離山之計。
喜歡抗清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抗清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