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師這一塊仍是原樣,由總兵郭法廣負責。
由於武昌那邊來了下遊的九江水師,明軍水師雖經整編訓練已有規模,但較這支九江水師還有很大差距,因此王五沒有要求郭法廣正麵對抗九江水師,讓其將水師暫時撤到荊州沿江,避免同九江水師的正麵衝突。
上遊重慶水師抵達後,如果老張不願意直接獻出武昌,雙方水師間的一場大戰就無法避免。
對各鎮整編,王五強調最多的就是號令統一,尤其是對軍令這一塊必須形成完整製度,避免上麵軍令傳到下麵後“走樣”。
為此,他將一批從西山撤出來的官員分配到了三鎮和總管府的三處,目的是希望這批有文化的年輕官員幫助軍隊完成整編。
另外下令各地張榜招募識字的年輕人加入明軍,凡識字的隻要入伍就給正兵餉,經基本軍事訓練後配給軍官做為“參謀”使用,也就是負責文書上令下達。
軍官也優先從識字士兵中提拔。
一切都是王五借鑒前世若乾部隊經驗創製,雖然還有種種不足,若乾問題需要改進,但至少眼下這支新整編的軍隊在製度上超越了這個時代的任何軍隊。
就是餉銀這一塊比較吃力。
一直以來王五在軍餉這一塊都是對比清軍的,為了拉攏綠營為己所用,曾經許諾開雙餉。
綠營那邊一等餉是馬兵、炮兵,每月支銀二兩;
二等餉是無馬戰兵,月支銀一兩五錢;
三等餉是各地守備汛兵,月支銀一兩。
另每兵每月支米三鬥。
也就是說領三等餉的汛兵每月實際“工資”是1700多文。
一等餉每月是2700文左右。
雙餉意思就是在綠營基礎上翻一倍,確保三等餉汛兵每月工資能漲到3400多文,也就是三兩外加四百文。
湖北因為戰亂原因米價漲的非常高,一斤米賣到了二十多文,那麼王五開出的三等餉每月折算大米其實不過150斤。
不過150斤米還是能養活一家三到五口的,甚至還有節餘。
一二等餉更高,在這個時代基本溫飽無憂了。
但不計將領,僅計三萬士兵軍餉的話,每月王五需要開出至少十二萬兩的軍餉。
加上將領俸祿,一年就是一百五十萬兩以上。
這還不計裝備費用、吃喝住行費用、訓練消耗等若乾費用。
綜合下來,王五想要養住這三鎮兵馬,一年就至少需要兩百多萬兩。
同樣人數,清軍那邊則隻需一百萬兩左右。
雙餉的大話說了出去不可能收回,因而王五現在要做的除了整軍練兵,就是對實際控製區的“經營”,此外還得想辦法從老丈人吳三桂那裡要錢。
其實王五現在家底很厚。
去年從武昌、荊州、宜昌以及今年從漢陽、荊門等地搜刮的錢財就有三百多萬兩,克扣的荊州滿城工程項目建設資金,還有破滿城後從死人堆裡搜刮的旗餉旗金,以及荊州之戰的繳獲,此外就是陸續從老張那裡敲詐的款項。
這些加起來數目很嚇人,足有五六百萬兩。
但無論是過日子還是打仗,都得吃著碗裡看著鍋裡,要不然錢花完了麻煩就要來了。
就這三鎮士兵,能將反清作為信仰的恐怕最多五千人。
其餘的要麼是被清軍剝削厲害造反,要麼就是降兵,想要他們賣命待遇這一塊就得好。
原本吳軍派來的幾千人“工資”是吳三桂發,現在吳三桂都快到長江了,王五又接受了湖廣路總管一職,那麾下這些吳軍將士的“工資”當然要王五解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他可以不解決,大不了讓這幾千精兵回歸吳軍建製。
問題是吳三桂願意,女婿不願意啊!
所以,精兵務政同時,王五必須厚著臉皮請老丈人接濟一下。
如果吳軍打到江對麵的鬆滋一帶,王五準備帶媳婦還有侄子吳世璠過江“回娘家”。
老丈人不肯給錢,就把江對麵本屬荊州府轄的地盤還給女婿就是。
剩下的西山官員王五都派到各地負責營莊籌建事項。
正式官缺就這麼多,不足以給每個西山官員實職,因此很多人都是高品低配。
某種程度上,營莊負責人實際就是個鎮長職務,但任職官員不乏五六品的州縣級彆。
相當於讓副廳、正處級彆的官員當正科級彆的鎮長。
高品低配不是王五獨出心裁,眼下各方都在用這個辦法解決官職濫封問題。
之所以大罵張長庚是政治敲詐,是因為王五很清楚老張不可能真想擁立韓王,因為隻要他不答應,就憑老張一人也沒那實力擁個新天子出來。
他真敢擁韓王當天子,吳軍第一個揍他。
這麼個搞法,無非是想通過王五給吳三桂施壓,好答應他的封王要求,以及立朱三太子為帝。
隻不過這個陽謀一時也不好解,王五總不能說他不支持立韓王當天子吧。
要知道當初在西山他可是首勸韓王登基為帝的。
這會說不支持,那不是自個把臉伸出去給人家打麼。
耐下性子想看看汪士榮在襄陽談的如何。
如果韓王願意去吳三桂那裡,老張的算盤就得落空。
韓王肯去其實也有個好處。
就是成為吳三桂搞的明政權“備胎”。
眼下浙江正被耿家父子猛攻,所以王五也不敢保證浮塵子能安全將王士元帶回來,萬一這個真三太子又失蹤了,那麼為了反清同盟不致於破裂,就有必要將韓王推出來成為天子人選。
準備等汪士榮回來將這個意思表明時,吳三桂那邊卻傳來情報。
關於福建耿家和台灣鄭家的。
喜歡抗清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抗清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