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稱帝消息是索尼長子、領侍衛內大臣噶布喇帶回來的。
噶布喇下個月就要晉升為國丈,他女兒去年被太皇太後指定為皇後人選,下個月初十就是皇帝大婚的日子。
因此關係,原正黃旗領侍衛大臣卓布泰出任平寇將軍前往西北後,為了拉攏索尼一係鼇拜特意“提名”噶布喇接替卓布泰領侍衛大臣一職,使得不到四十歲的噶布喇成為上三旗六領侍衛大臣中最年輕的一個。
噶布喇顯然不領鼇拜這個情,以種種理由不到侍衛處報到,對此,鼇拜也沒與他計較。
不少人認為噶布喇之所以不願到任,更大原因是避嫌。
畢竟領侍衛內大臣直接負責宮禁侍衛,現在的內大臣均是鼇拜一黨,而他噶布喇卻是皇帝嶽父,因而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擔個虛名不實任或許也是明哲保身的聰明辦法。
閒來空暇,噶布喇喜歡研究漢人文學,同其父索尼一樣精通滿洲、蒙古、漢文,是滿洲權貴中少有的喜歡漢人典籍者。
得知吳三桂在武昌稱帝後,噶布喇嚇了一跳趕緊回到府中給阿瑪報訊。
“吳三桂既然起兵造反,稱帝是遲早的事,有何大驚小怪不過剛剛打到長江吳三桂就迫不及待稱帝,倒顯得急不可耐了,此舉必不得人心,用不了多久那幫響應其的叛將就會棄之,真是蠢人一個。”
六十五歲的索尼從上個月起精神就越發不濟,如果說一開始他是見鼇拜勢力上升,與蘇克薩哈勢不相容,擔心引火燒身這才置身是外,稱病不出。
那如今這位三朝元老就是真的病的不能上朝。
十月的燕京雖說比南方冷得多,比起苦寒之地的關外卻是暖和的多,可這會索尼卻是連屋子都不願出,因為他的身子骨實在是受不了外麵的風寒。
當年追隨太宗皇帝打江山的那個猛索尼是再也回不來了。
“阿瑪,吳三桂這個小人棄了朱明自立為帝固然不得人心,可眼下局麵咱大清也是險的很,這要讓吳三桂的兵馬渡了江,恐怕局麵會崩壞到無以收拾地步,阿瑪您可不能再由著鼇拜胡鬨了。”
噶布喇一臉擔憂狀。
所謂人心這個東西本就飄渺虛無,若說得人心者得天下,那大清就不可能坐這漢人的花花江山。
漢人怎麼可能把心給“韃子”呢?
歸根結底,還不是八旗的屠刀夠鋒利,把個漢人殺的再也不敢反抗麼。
同樣道理,吳軍渡江北上之後若和南方一樣進展神速,那北方的人心也會被吳三桂這個小人得去。
此消彼漲之下,大清真就有亡國之危了。
造成這一切的根源,在噶布喇看來就是一手遮天,肆意弄政的鼇拜。
自己阿瑪作為先帝指定的四大輔臣之首,於兩黃旗的威望不在鼇拜之下,憑什麼不能於國難之際挺身而出,反而任由鼇拜繼續將國事敗壞下去呢。
“胡鬨?”
索尼看了眼自己馬上就要成為天子嶽父的長子,拉了拉披在肩上的貂襖,淡淡道“鼇拜如何胡鬨了?”
“阿瑪,要不是鼇拜胡鬨,咱大清的江山社稷至於叫吳三桂得了一半去!”
噶布喇快四十的人,脾氣明顯不及他老謀深算的阿瑪,說話間已然激動起來。
索尼輕歎一聲微微搖頭,鼇拜跋扈是事實,但於國政處置方麵並無什麼不妥。
眼下局麵崩壞也不能儘歸於鼇拜一人,若說西山賊死而複生導致湖廣糜爛,鼇拜或許有責任。但吳三桂造反一事,可不是鼇拜逼的。
先帝在時對吳三桂就百般提防,打壓削弱吳三桂黨羽勢力也是他索尼主政時極力推行的。
削藩一事更是朝野共識,但不管是索尼還是鼇拜,都認為削藩不能操之過急,反正吳三桂也五六十歲的人了,故而可以將削藩延後一二十年,待吳三桂自行死去再行削藩便是。
屆時,大清的國力也足以應付有可能發生的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