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是溫家的根,家主都不住在這,像什麼話。
而其他人則是不論男女,一到成年就會給筆安家費和創業基金,這兩筆錢,哪怕他們啥都不乾都足以安穩到老,當然了,揮霍是彆想了,溫氏不是給他們揮霍的,股份更是彆想了,這兩筆錢等於是一次性買斷。
他們可以選擇繼續住在老宅,同樣也能拿到這兩筆錢,但相應的他們也必須遵守老宅的規矩,亂七八糟的人絕不能帶回來。
而他們所生的後代也能拿到一筆相應的安家費,往後代代皆是如此,但這筆安家費沒那麼多就是了。
當然,有本事的可以進溫氏工作,沒本事的就拿錢躺平,後代如何,一切看他們自己。
但有一點,溫家子孫一旦與外族通婚,那就必須搬出老宅,且不能享受溫家教育資源。
所謂外族那自是那些藍眼睛金頭發的。
溫家本就是老牌華裔,代代血統純正,溫暖這個老古董更甚。
愛情無國界嘛,她懂,也尊重,她不攔著。
相愛的去愛,想結婚的儘管結,但老溫家的底蘊彆想沾一點。
溫暖可是留下了不少古籍資源的,那些文化傳承,外族不配。
要是溫家莊園一溜跑著藍眼睛的小崽子,溫暖棺材板都蓋不住。
不是溫暖狠心,同樣的孩子區彆對待,連股份都不給他們。
彆看現在隻八個孩子,可往後呢,孩子會越來越多,要是每人都給股份,每年都給錢,那家主也沒意義了,整個溫氏都會被拖垮。
這情形就跟那朝代一樣,起初個個是藩王,然後孩子越來越多,年年給錢,等於整個朝廷都在養孩子了。
溫暖不想曆史重現,她隻有一個集團。
整個朝廷都養不起孩子了,何況一個溫氏。
適者生存,物競天擇,在哪裡都是能者上,庸者下。
想憑借著溫氏子孫的名頭年年躺平拿錢,想都彆想。
趁她還在,調子必須定下,她死後的大部分財產都歸老大,再餘小部分其他七人平分。
孩子們怨也好,不理解也罷,她隻能這麼做,並且光明正大地偏心老大,保障老大下一任家主的地位。
慶幸的是,孩子們似也早預料到了這一天,都平靜地接受了。
還反過來安慰溫暖這個母親,她給他們的已經夠多了,他們長大了能照顧好自己。
這一刻,溫暖是欣慰的,孩子們的理解就是給她最好的回報。
直到他們成年的那天,溫暖也徹底放手了溫氏,整整二十五年了,接力棒也該交給下一代了,她啊,還是習慣當甩手掌櫃。
經過七年軍中曆練,老大也愈發老練沉穩了,加上那本就聰慧的腦子,很快接手了溫氏的一切事務。
溫暖也就此徹底鬆快咯,沒事就在家翻翻書,看看菜地。
從孩子們離家開始,一眾長輩也恢複了之前的日子,該上班的都上班了,家裡就剩溫暖這一個大閒人了。
幾個小老頭是直到老大正式接手了溫氏才退了下來。
兩代繼承人了,他們啊,能向老溫交差咯。
自打小老頭們退了後,溫暖也會隔三差五地去看望他們,年紀大了,溫暖知道,他們也就這幾年光景了。
有時路過公司的時候溫暖也會進去看看,沒彆的,就是擔心大兒子太過專注工作,忽略了自己的身體。
這年紀輕輕的,都還沒結婚呢,身子可不能熬壞了。
對此,溫暖時不時地就給孩子們熬點滋補的靈泉湯,不管是老大還是在前線的孩子,她都心疼。
隻是吧,這眼瞅著一年又一年,幾個孩子都三十五了。
那一個個的,半隻異性都沒領回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