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皇帝聽罷,微微點頭,心中對李寶兒更是讚賞。
她沒有被眼前的利益所動,而是請求一塊象征著皇權威嚴的金匾,這不僅能解她的燃眉之急,還能讓她的醫館名聲大振,實在是高明之舉。
皇帝沉吟片刻,笑道“李大夫真是有見識之人,你的請求朕應允了。朕會親筆題寫‘杏林妙手’四字,賜給你,掛在你的醫館門前。從此以後,無論是誰,都不得輕視你的慧養堂。”
李寶兒連忙跪下謝恩“草民謝皇上恩典!必將竭儘全力,救治百姓,不負皇上厚望。”
獨孤皇帝滿意地點了點頭,吩咐左右準備好禦筆墨寶,當場寫下“杏林妙手”四個大字。字跡遒勁有力,筆鋒如鐵,透著一股皇者的氣勢。
片刻後,金匾送至李寶兒麵前,金光燦燦,莊重大氣。李寶兒接過金匾,心中感慨萬千。
她知道,從此慧養堂將不僅僅是一個醫館,更是皇帝親自認可的醫館,有了這塊匾額,賊人再也不敢輕易作祟,病人也會對她更加信任。
她再次叩謝皇恩,心中滿懷信心地想著,慧養堂定會在京城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為更多的百姓帶去健康和希望。
再說自從李寶兒接到宮裡傳旨,要她為獨孤皇帝治病。這個消息像一塊巨石,砸在了張玉花和蕭成善的心頭。
雖然知道寶兒醫術高超,但要為皇帝治病,這壓力豈是尋常人能承受的?皇宮深似海,治好了,自然是天大的榮譽;可若有半點差池,不僅寶兒的性命堪憂,整個蕭家也可能受牽連。
張玉花整夜未眠,腦海中反複想著各種可能的後果。她雖然知道寶兒沉穩冷靜,可是麵對皇帝這等人物,她能否在重壓之下保持平常心?
張玉花心裡像有一鍋沸騰的水,翻來覆去地想著。她時不時地起身走到院子裡,仰望天空,心中默默祈禱“老天爺保佑,寶兒一定要平安歸來。”
蕭成善則表現得更加沉默寡言。他坐在堂屋裡,一隻手緊握著茶杯,另一隻手則反複摩挲著手裡的念珠,眉頭緊鎖,目光空洞地望著前方。
他回憶著從前與寶兒的點滴,一股難以言說的擔憂盤旋在心頭。他知道寶兒有能力,但醫者也有無奈之處,萬一皇帝的病情比預想的複雜呢?他心中不斷翻湧著各種憂慮,卻又無法找到答案。
整個家裡彌漫著緊張的氣氛,連王武,趙流和蕭謹言也都感受到了這股無形的壓力。
蕭謹言雖然儘量安慰大家,說寶兒必定能平安歸來,但他眼中隱隱的擔憂還是出賣了他。
王武他們則更加沉默,心裡默念著寶兒一定要成功。他想幫忙分擔,卻又覺得無從下手,隻能心中焦慮地等待著消息。
就在這七上八下的忐忑中,大家隻能祈禱李寶兒能在皇宮中一切順利,平安歸來。每個人心裡都清楚,這一趟進宮,不僅是對寶兒醫術的考驗,更是整個家族命運的一次巨大賭注。
獨孤皇帝深感李寶兒救命之恩,雖然她婉拒了任何物質的報酬,但皇帝認為恩情不能不報。
於是,他下旨賜予李寶兒一塊精美的金匾,以表彰她高尚的醫德和無私的奉獻。同時,皇帝還賞賜了黃金百兩,以及珍貴的古代醫術典籍數十卷,這些醫書記載了許多失傳已久的療法與秘方。
當這些賞賜被送到慧養堂時,醫館上下無不歡欣鼓舞。李寶兒感到深深的感激,雖說她並非為了報酬而行醫,但皇帝的恩賜不僅是對她個人的認可,更是對慧養堂醫館的一種肯定。
醫館的每個人都為能夠跟隨在李寶兒身邊學藝而感到自豪,紛紛表示要更加努力,不負皇恩。
在京城的慧養堂外,陽光透過樹影灑在青石板路上,醫館門口掛著的金匾熠熠生輝,上麵刻著“杏林妙手”四個大字。
自從李寶兒得到皇帝親賜的金匾和黃金後,慧養堂的聲名大噪,門前每日人流如織。那些曾經不信任她醫術的人,如今啞口無言,一個個都排著長隊,等著她為他們診病。
慧養堂的外麵,街道上的人群熙熙攘攘,醫館前的藥香四溢,伴隨著人們低聲的交談與期待的眼神。
門前,一個曾對李寶兒冷言冷語的老婦人低聲說道“早知道她醫術這麼高明,當初我就不該聽彆人胡說。現在好了,還得排這麼長的隊!”
另一個曾經質疑她的小販撓著頭,尷尬地附和“是啊,誰能想到,寶兒姑娘居然得了皇上親賜的金匾。這可不是普通人能得到的榮譽。”
這時,張玉花從藥櫃旁走出來,見狀笑著說道“各位耐心些,寶兒姑娘馬上就過來。這幾天來看病的人實在太多了,大家要多體諒一下。”
“沒事,沒事,我們等得起!”人群中有人喊道,“有寶兒姑娘的醫術,等多久都值!”
李寶兒從內堂出來,看到眼前這熱鬨的場景,不禁感歎道“沒想到自從皇上賜了金匾後,咱們醫館的名聲竟傳得這麼快。真是忙得不可開交。”
蕭謹言走到她身旁,笑著拍拍她的肩膀“這是好事,說明你的醫術終於得到了應有的認可。賺的銀子也多了,這樣我們就能更好地擴展醫館,幫助更多人。”
“謹言哥哥說得對,”王武在一旁擦著汗,忙不迭地插話,“這兩天光是抓藥材,我和趙流的手都沒停下來,真是賺了不少銀子。”
趙流也笑著點頭“就是,看來咱們慧養堂的好日子才剛剛開始呢!”
李寶兒微笑著看向門外的人群“不管賺了多少銀子,最重要的還是能救治病人。慧養堂能有今天,多虧了大家的齊心協力。”
張玉花走近,笑著說“寶兒,彆太累了,大家都在幫忙呢。再說了,名氣越大,咱們的責任也越重。”
聽了這話,李寶兒鄭重地點了點頭“我明白了,咱們要保持初心,為更多的人服務。”
就在這時,門外一位曾經質疑李寶兒的富商也終於忍不住走進杏林堂,拱手道“李大夫,之前多有冒犯,今天特地來向您請罪,也請您給我診個脈。”
李寶兒溫和地笑了笑,點頭道“無妨,治病救人乃醫者本分,請坐吧。”
慧養堂內,充滿了忙碌的氣息,藥香縈繞,笑聲不斷。每個人都在為著同一個目標努力,而慧養堂的未來,也在這喧囂與繁忙中變得愈加光明。
喜歡狀元的錦鯉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狀元的錦鯉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