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縣衙
縣令秦時雨正為了清平莊的案子焦頭爛額,才二十多歲的年紀鬢邊已有了幾絲白發。秦時雨五年前高中了榜眼,卻因不願投靠朝中權貴而被排擠到這小小縣衙。五年來也算得上兢兢業業為民謀福祉,卻不想在他的地界卻出了如此匪夷所思的案子。
前幾日刑部下發的公文說刑部侍郎會親自下來督辦此案,讓他十分不解。眼下不就有一位斷案如神的陸大人在此嗎?為何這位陸大人自從住進縣衙便足不出戶,連他這個縣令也隻在迎接時遠遠看了一眼而已。莫非陸大人是在秘密辦理什麼大案子,不能對外透露?
正想著,衙役來報:“報,大人,刑部侍郎黃大人已到了縣衙外了!”
秦時雨沒想到刑部來人如此之快,急忙放下手中案宗,起身整理衣袍出去迎接。
黃唐一行人風餐露宿趕了兩日的路程才到華西縣,沒有在驛站停留,直奔縣衙。一見匆忙迎出來的秦時雨,便調侃道:“我道當年才華橫溢的榜眼去了哪裡,原來在此地閒散享樂,秦兄,可讓我好找啊!”
秦時雨一聽此言也抬頭仔細打量,這才認出麵前的上差是何人。不由得慚愧道:“黃大人,多年未見,沒想到你如今在刑部任職,秦某真是自愧不如啊!還未謝過當年仗義執言之恩,黃大人受我一拜!”
說著話就要行大禮,黃唐急忙先一步扶住他,麵露羞愧道:“秦兄何需如此啊?當年你我同日大考,一見如故,秦兄的才華見地令小弟由衷佩服。秦兄才華遠在小弟之上,小弟尚能恬留京中,秦兄卻隻被派任個小小縣令,我又怎能不替秦兄進言?唉,隻可惜小弟人微言輕,非但不能替秦兄反身,連自己也被貶去了淮揚縣。”
當年黃唐因不想依靠父親的權勢,選擇與普通學子一同參加大考,公平競爭。無意間認識了進京趕考的窮書生秦時雨。兩人同樣腹有詩書,胸有大誌,自然是相談甚歡,常常秉燭夜談,稱兄道弟。依二人的才華,本應能夠同樣留在京城,上朝為官。
兩人相約一同為朝廷鞠躬儘瘁,卻不想大考過後,秦時雨因秉性耿直,不願拉幫結派,被權貴構陷,隻給了一個縣令的位置,發派到當年十分窮困的華西縣。
而黃唐也因不願眼見有才之士被不公對待而向慶帝進言,不料竟惹惱了慶帝,擼了他戶部侍郎的肥差,貶去淮陽縣做縣令。
二人也算是殊途同歸了。
秦時雨顯然並不知曉此後之事,又驚又愧道:“秦某竟不知黃兄被我連累至此啊?如此便是秦某萬死也難辭其咎啊!”
“秦兄說哪裡話,抗旨進言乃是小弟一人所為,與秦兄無關。今日你我能在此重逢,便是天大的緣分,今夜定要促膝長談,抵足而眠啊!”黃唐滿臉輕鬆,絲毫不在意的態度令秦時雨也放下了一大半的愧疚感,兩人手拉手前往前廳喝茶。
既是舊識,黃唐也省了許多事,上茶以後便開門見山道:“秦兄想必已經知道了小弟此次前來所為何事。”
秦時雨點點頭,“不錯,兩日前我便接到了刑部的文書,為了清平莊之事。”
“不錯,正是為了此案。”黃唐說道:“我已仔細查看過呈到刑部的卷宗,發現其中多有蹊蹺之處,不知秦兄可有疑惑?”
“黃兄也有此問?”秦時雨仿佛終於找到了達成共識之人,急忙說出了自己的不解之處:“清平莊出事後我帶人去查看過。整個兒清平莊被燒成了一片廢墟,隻剩下燒焦的屍體。全村老小二百零八口無一生還,場景十分慘烈。按理說像此類多人集中死亡的案子皆是仇殺或是悍匪所為,凶器不過就是刀槍。可奇就奇在仵作勘驗過後發現所有村民皆是死於大火,並無其他傷痕。全村的屍體都像是村民在自己家裡熟睡時被燒死的,並沒有掙紮痕跡。如此凶猛的火勢,村民們竟絲毫不見掙紮,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喜歡絕色王妃之屍語者屍語者(www.101novel.com)